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9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89篇
金属工艺   60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篇
冶金工业   98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以富硼渣为主要原料,用硅灰和高铝矾土熟料调整成分,炭黑为还原剂,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Ca,Mg)-α'-SiAlON-BN复合粉体.利用正交试验对烧成温度、保温时间、氮气流量和配碳量4个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以确定合成过程的最优工艺参数,并采用XRD、SEM和EDX检测手段研究了合成粉体的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配碳量理论值的1.5倍,烧成温度1 500℃,保温12 h,氮气流量800mL·min-1,此工艺条件下合成产物中(Ca,Mg)-α'-SiAlON-BN的相对含量可达70%以上,且Ca2+的固溶量远大于Mg2+;配碳量不足时,合成产物的主相为β-SiAlON;配碳量充足的时候,α'-SiAlON成为合成产物的主相,并含有少量的BN、SiC和AlN.产物中的仪α'-SiAlON晶粒呈柱状.  相似文献   
82.
以E-51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出光敏性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制备了不同组成的紫外光固化涂料.合成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光敏性碳碳双键基团被引入到环氧树脂结构中;固化后涂层的红外表征结果表明,碳碳双键C=C的特征吸收峰消失,涂层固化较完全.在无水乙醇、5%NaOH和5%H2SO4溶液中的浸泡实验以及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测量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其耐蚀性随着涂料中环氧丙烯酸酯含量的增加,呈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当环氧丙烯酸酯含量为40%,二缩三丙二醇双丙烯酸酯含量为50%时,所得涂层的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83.
以纳米TiO2粉和(O'+β')-Sialon粉为原料、Yb2O3或Tb2O3为添加剂,在高纯N2气氛下采用常压烧结制备出了TiO2/(O'+β')-Sialon复相陶瓷.采用XRD对材料进行物相、晶粒度分析,采用SEM&EPMA对材料进行形貌观察和元素面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延长,TiO2逐渐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化,同时晶粒也逐渐长大.Tb2O3和Yb2O3分别对锐钛矿相变有显著的抑制和促进作用,通过控制烧结制度、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可得到不同TiO2相组成的TiO2/(O'+β')-Sialon.Tb2O3和Yb2O3均对TiO2晶粒生长有抑制作用,在不高于800℃的温度下烧结可得到纳米TiO2/(O'+β')-Sialon复相陶瓷.  相似文献   
84.
工艺因素对碳热还原法合成Si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会  薛向欣  杨合  刘欣 《材料导报》2005,19(Z1):366-368
介绍了碳热还原法合成SiC的反应机理,综述了影响碳热还原法合成SiC的工艺因素,分析并比较了反应温度、碳源及配C量、原料组成和粒度、Ar流量和CO分压以及添加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产率及相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以含钛高炉渣、硅灰、高铝矾土熟料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Ca,Mg)α'-SialonAlN-TiN粉.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Ca,Mg)α'-Sialon-AlN-TiN粉的合成过程影响显著,随着合成温度升高,产物中α'-Sialon相含量增大,1 480℃时α'-Sialon含量达最大,是最佳的合成温度.恒温时间对产物相组成的影响不十分显著,但较长的恒温时间可使还原氮化反应进行得更充分,恒温8 h的试样中α'-Sialon含量最高,是较理想的恒温时间.合成过程中SiO的挥发导致试样较大的质量损失,且随着合成温度升高和恒温时间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86.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碳热还原硼铁矿过程中硼、镁的还原挥发行为. 实验表明,试样的总失重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400~1450℃时很快达到最大值61.8%. B2O3始终存在着挥发失重,最大失重率达37.9%,MgO最大失重率达98.0%. 炉管口处的沉积物中B2O3含量为12.49%,证实了硼、镁的挥发现象.  相似文献   
87.
我国硼资源加工工艺与硼材料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然  薛向欣  刘欣  王东山  查峰  黄大威 《硅酸盐通报》2006,25(6):102-107,116
分析了我国硼矿资源的分布和特点,着重阐述了硼矿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及现状。介绍了硼及其化合物冶金、陶瓷、高新材料、农业等领域对硼及其硼材料的利用情况。并指出,开发和利用硼铁矿资源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8.
原位复合制备TiN-O'-Sialon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原位复合制备的TiNO'Sialon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特征;对合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了热力学研究,并提出了其合成的机理。分别讨论了1800KSi3N4/Si2N2O和TiO2/TiN平衡时,气相分压lgPN2和lgPSiO与lgPO2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sialon陶瓷复合材料是一种比单相sialon性能更优良的高技术新材料。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它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对近年发展起来的制备新技术和目前已制备出的sialon复合材料的性能以及应用,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90.
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O′-Sialon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纳米SiO2 ,Al(OH) 3 和碳黑为原料 ,在 14 0 0℃N2 气氛下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出O′ Sialon粉。绘出了 14 0 0℃时体系的优势区域图 ,用XRD分析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 ,用TEM观察了产物的形貌 ,并用EDX分析法测定了产物中O′ Sialon的Si和Al摩尔比。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保温时间和添加剂含量对合成过程的影响 ,对合成过程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保温 7h ,含 3%添加剂的试样中O′ Sialon含量最高 ,达70 %左右 ,O′ Sialon中z值基本达到 0 .3。添加剂含量的增加有利于Al2 O3 向O′ Sialon中固溶。SiO是碳热还原氮化过程的中间产物 ,SiO的挥发导致体系较大的质量损失和Al2 O3 的残存。保温时间超过 8h ,体系气氛的改变使O′ Sialon分解转化为 β′ Sial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