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52篇
武器工业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一种在AutoCAD环境中,快速简便地输入特殊字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在顺铣和逆铣两种条件下,为了对比研究金刚石粒度为32μm的PCD单齿立铣刀高速铣削光学级SiCp/Al复合材料时铣削力变化特性,针对铣削方式和铣削用量对铣削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铣削力的经验公式。采用L9(34)正交实验方案进行高速铣削实验,使用旋转测力仪采集各铣削力信号,研究了顺铣和逆铣两种条件下铣削用量对铣削力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切向力Ft、径向力Fr、轴向力Fz和总铣削力Ftotal的经验公式。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铣削力的经验公式回归显著性较高,且模型平均误差在10%之内。两种铣削条件下对各铣削力影响水平最高的是轴向切削深度,其次是每齿进给量和切削速度。顺铣时Ft,Fr和总铣削力Ftotal均高于逆铣,而Fz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33.
通过建立Si Cp/Al复合材料薄壁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车削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等切削参数对薄壁件加工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工件端部对Si Cp/Al复合材料薄壁件进行切削时,最大径向变形和最大挠曲变形都发生在切削区域,并随着背吃刀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呈增大趋势。其中背吃刀量对Si Cp/Al复合材料薄壁件变形的影响最显著,切削速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4.
在切削速度v=100~300m/min、每齿进给量fz=0.01~0.1mm/z、轴向切削深度ap=1~3mm条件下,对30CrNi2MoVA高强钢进行了高效铣削试验,研究了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变化影响不大,随切削速度的增加径向力略有增加,切向力略有减小;轴向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变化影响较大,径向力和切向力均随轴向切削深度和进给量的增大而近似呈线性增大,且增幅较大;轴向力随切削用量的变化较小,且在不同切削用量下轴向力相差不大.在试验切削用量范围内,总体表现为径向力>切向力>轴向力.  相似文献   
35.
为提高TC4钛合金薄壁件的加工质量,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共振现象,运用ABAQUS14.0软件对TC4钛合金薄壁件的共振现象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了不同幅值的激振力、激振力施加位置、薄壁件的几何尺寸、阻尼和约束方式对薄壁件的共振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随着激振力的增大,薄壁件的共振幅值增大;沿X轴(约束端)施加激振力时,共振幅值减小,而沿Y轴(非约束端)施加激振力时,共振幅值明显增大;薄壁件共振的幅值随着薄壁件的厚度增加而减小,随着薄壁件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薄壁件长度的影响,薄壁件厚度的影响更明显;在不同阻尼下,随着阻尼的增大,薄壁件的共振幅值明显减小;在不同的约束下,随着约束的增加,薄壁件发生共振的固有频率增高,在相同的激振力频率内发生共振的可能性减小。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有限元仿真获得熔接涂层与基体结合界面处的应力分布特性,得到熔接涂层与基体的力学性能匹配性。方法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将模型沿轴向和径向剖切,讨论不同扭矩载荷下镍基合金涂层和基体轴结合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分析涂层厚度对结合界面处应力的影响。结果从模型剖切后采样结点的应力变化曲线看,基体和涂层的内部应力变化均匀,在基体和涂层结合处应力存在突变,涂层上的应力大于基体上的应力。涂层厚度从0.5 mm增大到1.0 mm时最大应力减小量约为18 MPa,从1.0 mm增大到2.5 mm时最大应力的减小量约为1 MPa,涂层厚度大于1.0 mm后最大应力减小量变化不明显。结合面两侧涂层和基体应力差值的最大值Δσ_(max)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大有所减小,在涂层厚度小于1.0 mm时,变化较为明显。结合面底面处的应力突变随涂层厚度的增加而略有减小。结论在涂层和基体结合界面处存在应力突变,最大应力出现在涂层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增大涂层厚度可以减小应力突变,在涂层厚度较小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7.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采用冷却套冷却和不冷却两种情况下,使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高速研磨聚晶金刚石片时,研磨时间、研磨速度和研磨压力等工艺参数对聚晶金刚石片材料去除率及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8.
利用VHX-1000C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对影响涂层结合的粘合剂配比、升温加热方式和涂层厚度三个试验的结合面进行分析,得到较为理想的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粘合剂的剂量对合金涂层的致密性影响较大而对界面结合强度影响较小;采用分段式和连续式升温工艺缓慢升温,增强了界面结合的强度;涂层厚度不易过大,否则会出现涂层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39.
建立镍基合金熔接涂层和基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ABAQUS软件采用生死单元法对其进行温度场分析,研究了镍基合金熔接涂层和基体之间的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熔接涂层与基体之间的温度场呈阶梯状分布;热源附近的熔接涂层温度场呈均匀分布;移除热源后,熔接涂层的降温速率高于基体的降温速率。  相似文献   
40.
运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对淬火态30CrNi2MoVA高强度钢进行高速精密铣削实验,获得了铣削参数对于铣削力的影响规律以及高速切削机理;根据各铣削力实验结果建立指数型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显著性分析;对铣削合力线性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得到铣削参数对于铣削合力变化的显著性分析结果,显著性大小依次为轴向切削深度、每齿进给量、切削速度;应用田口法与极差分析法相结合,以铣削合力进行单目标的参数优化,获得了大致相同的最优铣削参数组合;通过计算证明了田口预测方法预测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