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5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69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37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近年来,随着代码复用技术不断成熟和Internet上开源项目不断丰富,软件开发人员的开发行为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如今,软件开发人员在编程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开源软件项目提供的功能。然而,在软件复用活动中,由于开源项目文档的不全面以及代码结构的复杂性,软件开发人员往往只能片面地了解项目的某些功能点,使得复用效率不高。针对开源项目代码丰富而文档较少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和静态分析的代码功能识别方法,对传统LDA方法进行了扩展,帮助软件开发人员更全面地了解项目的功能点,从而更好地支持代码复用活动。  相似文献   
122.
将壳聚糖(CS)负载到碳纳米管(CNT)上得到CNT-CS,再与Pt配位,制得CNT负载CS络合铂配合物(CNT-CS-Pt).将后者用作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三乙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并考察了该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t与CS中的N原子配位形成Pt-N配位键;该催化剂在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中表现出极好的区域选择性及良好的催化活性,β-加成产物的选择性为100%,130 ℃下反应180 min,产物的收率达到70.4%.该催化剂可通过简单的方法回收但重复使用性能有一定下降,重复使用4次后产物的收率下降到24.0%.并对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3.
岩石物理模型中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岩石物理参数,一般可以通过测井资料或者实验室资料获得,但是诸如矿物基质弹性模量以及孔隙几何形状这些参数,不能从实测数据中直接获取,必须通过反演得到,因此,研究获取这些岩石物理参数的反演方法十分必要。对于砂岩油气储层,利用3种孔隙纵横比模拟岩石的孔隙结构,引用Biot系数公式确定矿物基质弹性模量的变化范围,并结合模拟退火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KT模型流体替换的岩石物理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在只知道常规测井数据的情况下,直接反演出岩石的矿物基质弹性模量和孔隙纵横比谱。针对实验室测试的42块细砂岩样品,利用该方法精确地获取了所有样品的矿物基质体积模量、剪切模量以及孔隙纵横比谱。分析反演获取的多种岩石物理参数表明:孔隙纵横比谱对岩石的弹性性质影响最大;孔隙纵横比谱可用来描述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利用3种孔隙纵横比的KT模型进行流体替换模拟的适用性很好;裂缝孔隙的体积分数对岩石弹性模量的敏感性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叠前地震属性反演和叠后储层定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在还原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_2MgSi_2O_7:Eu~(2+),Rs~(3+) (R~(3+)=Ce~(3+),Y~(3+))系列荧光粉.结果表明,少量稀土离子的掺入没有改变晶体的物相结构.在Ca_2MgSi_2o_7:Euz~(2+)荧光粉中,Ce~(3+)和y~(3+)的掺入对荧光强度的影响较大,且与掺杂元素、掺杂量相关.当掺杂Ce~(3+)和Y~(3+)的量分别为0.007mol和0.05mol时,所得荧光粉在532nm处的发光强度分别是未掺杂时的127%和117%.结果表明,在Ca_2MgSi_2O_7中Ce~(3+)与Eu~(2+)存在能量传递,Ce~(3+)的加入显著敏化了Eu~(2+)的发光,导致荧光强度的进一步提高;Y~(3+)的掺杂可以使荧光粉的粒径减小,并导致基质中的电荷缺陷而敏化Eu~(2+)发光,从而使荧光强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5.
磁通可控消弧线圈采用变频信号注入法进行对地电容检测,当中性点位移电压较大时,逆变器输出的变频电流中将含有较强的工频干扰,不利于逆变器的稳定运行,也使得通过比较变频信号电流和电压相位判定谐振频率的方法准确率下降.将电压前馈控制引入数字PI控制器,使逆变器实时输出一个与工频干扰电压相同的电压以抵消其干扰作用,保证逆变器输出电流为一较理想的变频恒流源.同时,采用一种新型相量滤波技术滤除中性点位移电压中的工频分量而得到其变频分量,根据并联谐振时中性点变频电压最大的特征来判断谐振频率并计算出对地电容值.800 kV·A消弧线圈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措施简便、有效,能够准确检测出不同中性点偏压下的对地电容值.  相似文献   
126.
注入变频信号检测电网对地电容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准确检测电网对地电容是谐振接地系统有效补偿的基础注入变频信号而检测法具有不需要启动电感调节装置,不改变系统运行状态,二次回路测量等诸多优点,但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存在会影响注入信号的质量,同时给注入信号的相位判断带来困难。为此基于变压器可控负载原理的消弧线圈提出了运用电压前馈校正改善信号源输出电流特性,检测中性点注入信号电压幅值判断谐振点的改进措施。系统动模实验表明,对于中性点最大位移电压达900V的电网,改进后的方法仍具备很高的电容检测精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经适当调整也适用于其他类型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  相似文献   
127.
为配合随调式消弧线圈的使用,提出了一种扫频检测系统对地电容的改进型方法。在寻找系统谐振频率时,以幅值判断代替传统的相位判断,使检测更为方便准确;通过对电抗参数的合理设计,确定注入变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使其避开电网频率,这样有利于检测信号的分离;改进了扫频方式,缩短了电容检测的时间;针对文中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信号处理算法,能有效消除工频及其他噪声对检测信号的干扰。模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8.
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了氯铂酸-异丙醇、氯铂酸-四氢呋喃体系在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三甲氧基硅烷硅氢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重点进行了氯铂酸-异丙醇体系催化合成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工艺研究.其最佳工艺条件是催化剂:三甲氧基硅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1.42×10-5:1:1(物质的量),反应温度约85℃,反应时间60min,产物收率约72.58%.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9.
实用新型无功补偿及谐波抑制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谐波较为严重的系统中投入普通电容器来补偿无功,会产生谐波电流放大,给电网造成极大的污染;在谐波负载变化时投入普通的3次、5次、7次和高通等滤波器,也会产生谐波电流放大,甚至发生并联谐振.针对此问题设计的实用新型补偿装置是在电网侧串联滤波电感,在负载侧并联带特定电抗率的电容器,电容器采用无触点开关动态投切,装置能稳定运行,达到较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30.
知识图谱作为一种结构化的人类知识形式,对海量多源异构异质的数据语义互通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并有效地支持了数据分析等任务,成为了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大多数知识图谱都是根据非实时的静态数据构建,没有考虑实体和关系的时间特性。然而社交网络通信、金融贸易、疫情传播网络等应用场景的数据具有实时动态的特点以及复杂的时间特性,如何利用时序数据构建知识图谱并且对该知识图谱进行有效建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目前,有许多研究工作利用时序数据中的时间信息丰富知识图谱的特征,赋予知识图谱动态特征,将事实三元组拓展为(头实体,关系,尾实体,时间)的四元组表示,使用时间相关四元组进行知识表示的知识图谱被统称为时序知识图谱。文中对时序知识图谱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时序知识图谱表示学习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综述。具体地,首先简单介绍了时序知识图谱的背景与定义;其次总结了时序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方法相比传统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方法的优点;然后从事实的建模方法角度详细阐述了时序知识图谱表示学习的主要方法,并且介绍了上述方法使用到的数据集;最后对该技术的主要挑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