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化学工业 | 59篇 |
机械仪表 | 28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轻工业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1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针对离心机太极型进料分布器,搭建了离心机动态图像高速捕捉可视化实验平台,获取了高解析的分布器内流体流动状态,并利用Tabakoff磨损模型分析了进料流量和转速对分布器磨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磨损量E_r与流量和转速成正相关,并且对转速的变化更敏感。当转速从900r/min增大到2 100r/min时,E_r增幅达到230%。此外,在太极型进料分布器内部,只有凸形区域的撞击会对颗粒进行显著加速,同时也加强了该区域的磨损,而凹形区域的撞击对颗粒加速无效。因此,设计时减少对加速无效的磨损面积,以降低总磨损量。 相似文献
14.
15.
设备材料的表面粗糙程度对污垢颗粒界面黏附力的影响较大。本文以设备材料粗糙表面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传统指标和分形指标的尺度独立性,发现分形指标随尺度的变化分为不稳定分形区和稳定分形区。通过对二维表面轮廓线的分析,将区域分隔临界点的求取转化为取样长度和夹角α值的定量关系求解,通过实验得出其定量关系,找出稳定分形区。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颗粒在不同粗糙表面的黏附力,结合固体污垢清除机理分析,发现表面的粗糙程度对界面黏附力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Ra<0.4627μm时,随着表面粗糙度增加,黏附力减小;1.3461μm< Ra <2.9755μm时,黏附力逐渐增大;Ra>3μm时,黏附力保持稳定。黏附力随着分形指标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趋势与传统指标正好相反。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黏附力先是保持稳定,后逐渐增大,随着加工工艺的改变,表面粗糙程度有个剧烈的变化,分维值锐减,后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左磷右胺盐生产中使用的普通下出料离心机存在的过滤分离效率低、滤饼卸除困难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加入乙醇的方法,来降低结晶液黏度,改善了结晶液过滤分离的特性。选择了装配有撇液装置的抖袋离心机作为结晶液离心分离的设备,并进行了工业化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下出料离心机相比,抖袋离心机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抖包效果好,基本无滤饼残留,过滤时间短,出料量大,生产效率较普通下出料离心机大幅度提高。研究结果为左磷右胺盐生产中离心分离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后续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工作环境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危险液化气体瞬时泄漏事故是化工工业中重大潜在灾害,急速爆炸会产生急速膨胀的二相蒸气云,因此事故本身既有对化工设备造成的物理爆炸危害,同时也会导致危险介质的扩散。文中概述了化工设备瞬时爆炸事故研究的历程,综述了计算流体力学技术(CFD)在预测液化气体瞬时泄漏事故后果中的应用,指出CFD技术虽然涉及的物理模型非常复杂,计算量较大,但模拟结果可以涵盖流场中包括微观液滴群的大量介质信息,可为节约研究成本和理论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工具。文中还对事故研究发展和CFD模拟技术应用模式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液化石油气(LPG)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由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等易燃易爆气体组成,一旦发生瞬时泄漏,后果十分严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采用商业软件Fluent模拟LPG瞬时泄漏扩散,对泄漏产生的两相云团在风场下的扩散及其特性开展研究。模拟计算在欧拉 拉格朗日体系下进行,分别对气液相采用欧拉和拉格朗日法计算,并从宏观云团和微观液滴两个角度分析了风速对云团演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云团先膨胀成球体随后在风力作用下成为沿水平方向拉长的椭球体,云团运动速度随风速增大而加快,而浓度随风速增大而快速减小。云团扩散时最低温度变化先快速减小,在最低值附近保持小段时间,最后逐步恢复到环境温度。过热液滴释放后速度迅速下降,然后随风运动,最终速度与风速一致。液滴在风场下加速蒸发,风速越大,液滴群平均直径下降得也越快。该研究结果可为泄漏事故的后果和风险评估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将生物质废弃物香蕉茎秆进行高值化利用,采用酶法脱胶工艺制备香蕉茎秆纤维。研究超声预处理工艺中频率、处理温度对香蕉茎秆脱胶率的影响,确定较佳的超声预处理工艺。将预处理后的香蕉茎秆粗纤维进行半纤维素酶、果胶酶脱胶,分别考察缓冲液pH、酶浓度、反应温度对脱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工艺中超声处理的较佳频率为40 kHz,温度为70℃;酶法脱胶工艺中较佳的半纤维素酶缓冲液pH为5.5,半纤维素酶浓度为0.004 g·ml-1,反应温度为50℃;较佳的果胶酶缓冲液pH为6.0,果胶酶浓度为0.003 g·ml-1,反应温度为55℃。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酶法较佳工艺制备的香蕉茎秆纤维的理化特性;并对其机械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FTIR及XRD结果表明:酶法较佳工艺制备的香蕉茎秆纤维去除了半纤维素和大部分果胶,相对结晶度为66.4%;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酶法较佳工艺制备的香蕉茎秆纤维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是118.48 MPa,15.15 GPa,0.67%。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以最低子系统的固有频率作为U形换热管系统固有频率的2种计算方法和1种直接计算U形管全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分析了跨数和端跨长度对U形换热管系统频率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称支承条件下一定参数范围内跨数对频率常数的影响较大。提出了采用直接计算U形管全系统固有频率、利用跨数为3和7的U形管最低固有频率为基准作出的频率常数图以及U形管的支承方式、跨数、端跨长度等参数确定U形管最低固有频率的方法。采用此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误差为1.74%~4.29%,与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相比误差为1.27%~6.2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