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138篇
机械仪表   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从改变碳化物形貌的角度研究了稀土变质处理与热处理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综合运用稀土变质处理和热处理工艺是改善低铬半钢共晶碳化物的形貌,提高综合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2.
YD-96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制成功YD-96高速高稳定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研究了镀液成分及操作条件对镀层沉积速度、含磷量的影响。分析了镀液中NiSO4·6H2O和NaH2PO2·H2O的消耗比,确定了镀液维护和补加方法。结果表明,该镀液可以在8个周期内以v为15~25μm/h的速度沉积出镀层,镀液稳定,镀层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3.
低铬半钢热变形后的冷却方式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铬半钢经35%热变形后用4种不同冷却方式冷却后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变形后冷却方式显著影响低铬半钢的力学性能,其中,低铬半钢经SST101淬火液冷却和风冷后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4.
锂离子电池是现如今通信行业、电动汽车行业、航天航空以及军事领域的主要能源.但由于其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过高和首次库伦效率过低阻碍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难以满足现如今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要求,人们急于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目前的困境.预锂化技术的兴起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不可逆容量损失的改善以及首次库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在首次充放电之前在负极补充活性锂或通过正极向负极提供活性锂以弥补负极上因氧化还原反应而造成的锂损失,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研究出多方向多类型的预锂化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负极补锂、正极补锂的一些方法,并展望了未来预锂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5.
铝合金半固态成形工艺及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的成形技术——半固态成形技术(SSM)是一种近终成形(Near-net-shape)的成形工艺。和传统的成形工艺相比,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成形温度低;成形件力学性能好,较好的综合了固态金属模锻与液态压铸成形的优点。阐述了铝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的主要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与传统的液态压铸成形的差异,并阐述了半固态成形件在不同状态下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6.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从氧化皮结构出发,对低碳钢热轧板氧化皮的结构与热轧板酸洗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碳钢热轧板在卷取前期(温度在400~500℃)的氧化铁皮分为两层,即外层是Fe3O4,内层为FeO;在室温下放置两天以后的板,氧化皮中的FeO完全分解为Fe3O4和Fe,并且铁颗粒在原FeO的晶界富集。具有FeO和Fe3O4复合结构的氧化皮比Fe3O4单层氧化皮更易酸洗。  相似文献   
47.
电磁搅拌作用下非树枝晶铝合金组织演变过程的数学描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电磁搅拌法制备半固态铝合金原材料工艺中 ,主要工艺参数 (磁场强度和冷却速度 )与非树枝晶组织之间的关系 ,半定量地描述了非树枝晶组织的演变过程 ,给出了非树枝晶组织参数随着磁场强度和冷却速度变化的数学关系 ,为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8.
铝合金连铸工艺参数的辅助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自行开发了连铸过程的凝固温度场模拟软件。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对A356铝合金圆柱坯垂直连铸过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利用固一液界面形状及位置参数确定了合适的工艺参数。根据该工艺参数进行了相应的连铸试验,并将实测时间.温度历程曲线和固,液界面形状及位置分别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可以利用该软件对铝合金连铸工艺参数进行辅助优化。  相似文献   
49.
在试制铝合金半固态压铸汽车零件过程中,引入计算机模拟技术用于充型过程的预测与缺陷的预防,实现了充型工艺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实样压铸的成形外观和模拟结果以及内部缺陷的无损探伤和模拟的流场相比较,均表明模拟与实际结果符合良好。计算机模拟,对于充型过程所可能伴随的铸造缺陷可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并提出改进的方向。通过实现半固态压铸的高速压射过程的数值可视化,对工艺方案和工艺过程的优化将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0.
铸造模拟在大型复杂铸铁件上的实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弋涛  陈萌  邵光杰 《铸造》2005,54(3):265-267
使用计算机进行铸造模拟有助于复杂铸铁件的铸造工艺设计,流动和凝固解析的结果可以作为日常确定方案时的重要参考.利用凝固解析功能确立了独特的使用方法,可以预测和优化大型铸铁件的打箱时机,预测铸件热处理时的铸件温度分布,以及采用简易模型进行铸件内部应力的估算.这些方法对铸铁件生产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