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8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4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3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利用扩散偶技术和合金法测定了Fe-Mn-Al三元系1000和1100℃等温截面的Fe-Mn侧的相平衡关系,结果表明1000℃有一(α+y+β)三相区,此外,固/气扩散偶被用来测定相平衡成分,表明这种方法对于具有挥发性组元的体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
利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测定了Ti—Al—Ga系,Ti—Al—Nb—Cr系低Ga,低Nb和低Cr部分的α(α_2)/γ相平衡成分,推得了合金元素Ga,Nb和Cr在α(α_2)/γ平衡相中的成分分配比K并利用分配比方程计算出了Ga,Nb和Cr在不同温度下的γ相的稳定化参数结果表明,Ga,Nb为γ相稳定化元素,Cr为α相稳定化元素.  相似文献   
23.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添加2at%Cu的AlZn对称成分合金在冷轧后重新加热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发现:该合金不连续析出组织在冷变形后重新加热时发生了再结晶,以连续粗化与不连续粗化2种机制进行,再结晶温度约为100℃:而且相组成物由Al相、Zn相和细小的ε相转变为Al相、Zn相和粗大的T'相。AlZn-2Cu合金不连续析出组织在冷变形后重新加热时,硬度的变化是由再结晶软化、T’相粗化以及Zn原子的固溶强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Al-Zn对称成分合金不连续析出组织的再结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Al 4 0 %Zn(摩尔分数 )二元合金的不连续析出细片层组织在冷轧后重新加热时所发生的再结晶。根据加热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 ,确定了该合金再结晶的形核及长大机制。结果发现 ,再结晶的 2种机制为非典型形核长大机制的连续粗化和典型形核长大机制的不连续粗化 ,后者又分为在团域界面、滑移带等处发生的以变形储能为主要驱动力的粗化和在变形量很小区域发生的以界面能为主要驱动力的粗化。  相似文献   
25.
采用X射线衍射及TEM技术研究了Ti44Ni47Nb9形状记忆合金的相组成及热诱发马氏体相变。结果表明:该合金室温下由TiNI基体相和β-Nb相组成;当试样温度降低到Ms点以下时,具有B19'单斜结构的热诱发马氏体呈群团状区域式生长,形成由2-3个取向的孪晶微区组成的群团状马氏体;马氏体的亚结构主要为(111)MⅠ型孪晶,同时还有(001)M孪晶和反相畴界。  相似文献   
26.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拉筋制作安装存在的质量及弯钩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研制了一种施工工具——拉筋补弯钳,指出拉筋安装过程中使用拉筋补弯钳,可保证拉筋施工质量同时可使拉筋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7.
热作模具钢的热疲劳性能近几十年来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但热疲劳性能的测试至今国内外还没有规范的标准方法。本文选择了五种不同冶炼工艺和成分微调的5CrNiMo型热模钢,加工成板状试样,对试样形状,加热速度、温度,加热和冷却时间,以及热裂纹测量位置等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各因素对热疲劳性能以及对试样氧化程度、塑性变形的影响,掌握了实现单根热疲劳裂纹的规律。本研究提出的热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是用钽箔包覆熔制法制备了Mg-La二元合金.并对合金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及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合金在550℃时的平衡组织.该熔制法可以制备无污染的合金样品,该合金在550℃是由两相组成的,体积分数多的一相是Mg17La2,另一相是Mg12La.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 50钢与Fe V合金复合轧制双层材料CD渗碳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 ,热轧态复合界面 50钢一侧由于碳的扩散出现厚度约 50 μm的铁素体区。在随后的CD渗碳过程中 ,铁素体区消失。复合界面两侧组织差异不大。在Fe V合金复合层渗透的情况下 ,自Fe V合金表面经界面至 50钢内部 ,硬度梯度平缓。Fe V合金层在 950℃、1 40 %C碳势下渗碳 5h ,表面无Fe3 C析出 ,淬火后可获得高硬度渗层组织。渗层表面为马氏体基体和弥散的碳化物 ,尺寸为 1 0 0nm左右。Fe 1 69%V合金渗层表面硬度高达 82 5HV ,超过淬火、回火后的Cr1 2MoV钢  相似文献   
30.
郝士明  蒋敏 《金属学报》1992,28(11):54-58
根据亚正规溶体模型,利用有效化学势及巨势相等的两相平衡条件,建立一种二元合金相平衡计算的新方法,与求自由能极小值的最优化方法相比,此法计算简单,不存在任何收敛性问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