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9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综述了利用SiH4/H2混合气体在纯铜表面获得的含硅渗层的结构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纯铜表面气体渗硅这一新的化学热处理方法,其表面获得含硅渗层,可以改善铜的表面摩擦磨损、冲蚀磨损及耐高温腐蚀等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52.
固体颗粒冲击材料表面造成的冲蚀磨损,受入射粒子及靶材性能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综述了金属材料的微切削、挤压锻造、变形磨损及脱层冲蚀磨损模型和陶瓷材料的弹塑性、准静态及晶粒弹射等冲蚀模型,以及由于入射粒子碎裂引起的二次冲蚀模型,并讨论了冲蚀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3.
气门弹簧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体视检测、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气门弹簧早期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失效弹簧材料成分和组织基本符合55CrSi钢的技术要求,预先存在的裂纹是导致该批试样提早失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4.
采用无需常规敏化活化的预处理常温超声波化学镀方法制备Ni包覆WC复合粉体,以其作为增强相的粉芯丝材通过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FeMnCrAl/Ni包覆WC涂层。采用光学显微分析(OM)、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能谱分析(EDS)以及涂层性能测试方法,研究Ni包覆WC复合粉体对涂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包覆WC复合粉体能改善涂层中各相之间的结合状态,减少涂层中氧化物和孔隙率,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和涂层的内聚强度,改善了涂层抗冲蚀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55.
高速电弧喷涂FeMnCrAl/Cr3C2涂层的组织及抗高温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20钢样品表面制备了FeMnCrAl/Cr3C2涂层,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FeMnCrAl/Cr3C2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抗高温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电弧喷涂FeMnCr/Cr3C2涂层、316L不锈钢涂层和20 钢做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涂层增重均明显低于20 钢;FeMnCrAl/Cr3C2涂层氧化增重约为FeMnCr/Cr3C2涂层的1/3,略高于316L不锈钢涂层,FeMnCrAl/Cr3C2涂层氧化后表面生成具有保护性的、致密的含Al氧化膜和Cr与Fe的复合氧化物,阻碍了涂层进一步氧化,但存在不均匀性,原因是电弧喷涂层成分的微观不均匀性和涂层中存在孔隙.  相似文献   
56.
铝合金基Cu-Ni复合化学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化学镀的方法在铝合金基表面进行Cu -Ni复合镀覆 ,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的镀覆溶液配方及工艺参数。通过在施镀过程中引入超声波 ,当镀液的pH值处于 9.8~ 10 .2之间 ,施镀温度为 4 0℃时 ,镀层光亮 ,镀层与基体结合力达到 34MPa,基本满足电子、航空等工业应用对铝合金低温钎焊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本文采用低温常压CVD方法制备铝基SiOx陶瓷膜层.以黄铜为对磨材料,使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对比研究纯铝表面与SiOx膜层的滑动磨损性能,通过SEM分析磨损的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纯铝表面发生粘着磨损,存在大量塑性变形和折叠,导致片状脱落,磨损率高;SiOx薄膜硬度较高,存在孔隙,表面发生塑性变形、崩塌和磨粒磨损;因薄膜孔隙具有储存润滑剂(水)的作用,磨损率明显低于对比纯铝样品;随沉积时间增加,SiOx膜层变厚,承载能力提高,磨损量减小.  相似文献   
58.
本文利用MLS-23胶轮磨损试验机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MolecularWeightPolyethylene)的磨粒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磨损圈数(磨损时间)、载荷对其耐磨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600)对其磨损表面形貌的观察,作者指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磨粒磨损的主要机理是犁耕和亚表层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采用高温氧化的方法制备出纳米NiAl2O4/Al2O3粉体。在纳米Al2O3粉体表面包覆一层金属Ni,在1350℃高温下焙烧Ni/Al2O3复合粉体得到纳米NiAl204/Al2O3粉体。利用TEM对Ni/Al2O3复合粉体进行观察,发现Ni/Al2O3复合粉体颗粒成球形,大小为50~60nm;通过对Ni/Al2O3复合粉体的DTA析,显示Ni/Al2O3复合粉体在900℃和1300℃下有新相生成,经XRD检测,新相分别为NiO和NiAl2O4。  相似文献   
60.
分别以Ti-Al、Cr3C2和添加纳米Al2O3及纳米TiC-Al2O3为芯粉材料制成Φ2.0 mm粉芯丝材,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取纳米增强复合涂层,结合金相、硬度、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和冲蚀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元素对Fe基固溶体产生固溶强化,弥散颗粒和纳米陶瓷相对Fe基固溶体产生弥散强化,涂层的显微硬度明显增高,4种复合涂层CWN-1、CWN-2、CWN-3、CWN-4的耐冲蚀性分别是20钢的3.1、3.0、2.7、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