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在氩气中预热处理对电沉积Ni-B_4-RE复合镀层在800℃大气中氧化特性的影响。实验证明,经氩气预热处理,镀层中原B_4C微粒逐渐分解、消失,形成了Ni_3B新相。这种镀层再经氧化,能生成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均相Ni_3B_2O_6氧化膜。稀土加入镀层后,在氩气预热处理过程中,能促进新相的生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镀层抗高温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behaviors of the welded joints of 2205 duplex stainless steel with the laser continuous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secondary austenite formation is the outcome of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breach of the alloy during heat treatment and the result of the continuous heat treatment which has the most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weld material. The partitioning behaviors of chromium and molybdenum as well as the volume fraction of ferrite and austenite have a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phase. Mechanical examination of the laser trated weld demonstrates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yield strength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the secondary austenite. It is shown that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6 kW laser-treated weld is higher about 20 MPa than no heat treatment weld and the ductility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without compromising strength.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elding alters the corrosion behavior because of different post heat treatment power and the broad active peak is not identified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dissolution of the secondary austenitic in the ferrite phase. It is indicated that pitting resistance equivalent (PRE) values of base metal and 6 kW weld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welds; base metal is 33.7, 6 kW weld 33.3, no treatment 32.4, 4 kW weld 32.8, 8 kW weld 32.5. The extent of corrosion resistance improvement after reheating treatmen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removal of nitrogen from ferritic regions, which occurred as a consequence of secondary austenite growth.  相似文献   
13.
据3月23日《也门时报》报道,沙特商人Hussein Al-Attas日前宣布,将投资5.33亿美元在也门阿比洋省建设一座年产300万t的水泥厂,目前有关工厂的注册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TMCP工艺对双相不锈钢S32101中厚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TMCP处理后,材料在-40℃冲击值为43 J,与退火态相比下降了61 J;TMCP态的点蚀失重速率为6.48g/(m2·h),与退火态相比升高了一倍左右。TEM分析显示,铁素体和奥氏体相内分布着大量的位错。铁素体相内和两相界面均未发现析出相。组织未完全回复再结晶是冲击性能和耐蚀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公司在2007年安装了A186G型梳棉机,投产后不能正常生产,主要原因是棉网转移比较困难,棉网破边造成接头较多,生条质量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17.
肖飞  陈宏  金学军 《金属学报》2021,57(1):29-41
弹热制冷效应是利用固-固相变潜热的交替吸收和释放,实现制冷,具有能效高、温变较大和无制冷剂等特点,是非气-液压缩制冷首选技术。与磁热和电热制冷相比,弹热制冷具有成本低、制冷幅度大及效能高等优点。弹热效应所采用的材料主要为形状记忆合金,也成为该类合金近十来年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弹热效应的制冷机理及测量方法,归纳总结了Ti-Ni基、铜基、铁基以及Heusler型形状记忆合金体系作为弹热制冷材料的研究现状、潜力及尚存在的问题,并对形状记忆合金弹热制冷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先进高强钢经历了从第一代至第三代的高速发展,为汽车工业中轻量化及安全性的持续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作为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代表钢种之一,淬火-配分(QP)钢和淬火-配分-回火(QPT)钢近10年来发展迅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QP钢及QPT钢的制备工艺和强韧化机理进行了综述:(1)从QP到QPT的工艺设计发展历程及其原理;(2)配分过程中的C配分和组织演变规律;(3)亚稳奥氏体的稳定性及其对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的影响;(4)纳米析出强化的QPT钢的组织和热处理工艺设计;(5)热成形QPT钢一体化工艺;(6)QP钢、QPT钢的强韧化机制和使用服役性能。并对今后QP钢和QPT钢的制造与使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择不同烧结工艺,探索了热压烧结法制备NiTi-Si复合电极材料的结构演化及其对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过程的压缩率随热压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未产生压缩变形,第二阶段由于Si的软化开始产生压缩变形,第三阶段NiTi也开始软化,压缩率显著增加。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每个阶段的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热压烧结样品组成主要是Ni4Ti4Si7三元金属间化合物及部分Ni3Ti3O、NiTi与Si,复合物致密度也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而改善。选取一组具代表性的NiTi-Si复合材料作为电极制备成纽扣电池,充放电曲线结果表明,电池在循环初期出现明显比容量衰减,但电池循环次数明显高于传统集电体Si电极材料。分析认为,Ni4Ti4Si7三元金属间化合物中的Si不参与电化学反应,但是该化合物有助于弛豫充放电过程中电极体积变化导致的应变。  相似文献   
20.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了Fe-Pd形状记忆合金薄膜。通过采用配位化学的方法并控制溶液pH值配制得到一系列稳定的Fe2+-Pd2+溶液,实验证实合适的配位剂可以有效减小Fe2+-Pd2+两种金属离子的还原电极电位,使得溶液体系能够长时间稳定并可顺利实现两种金属的共沉积。实验发现电流密度的减小会导致合金镀层中Pd含量的上升,同时提高溶液中Pd2+比例也有助于增加Pd在合金镀层中的含量。不同的阴极材料也会使得合金镀层中Pd含量随之变化同时影响镀层的形貌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