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铝合金中Si,Mn,Fe,Cr,Ni,Ti,Cu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造后的VXQ -15 0A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日本岛津公司提供的数据软件 ,合理选择分析条件 ,对铝合金中Si,Mn ,Fe ,Cr,Ni,Ti,Cu元素进行测定 ,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42.
利用微硅粉和氯氧镁水泥制备了不同微硅粉掺量的微硅粉-氯氧镁水泥,研究了微硅粉掺量对微硅粉-氯氧镁水泥抗压强度、耐水性和耐硫酸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微硅粉-氯氧镁水泥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n(MgO):n(MgCl2):n(H2O)体系物质的量比为7:1:15时,氯氧镁水泥样品的抗压强度、耐水和耐硫酸盐软化系数分别为78.85 MPa、0.72和0.76;当微硅粉掺量为30%时,其抗压强度、耐水性和耐硫酸盐腐蚀性能达到最佳,抗压强度达到了83.45 MPa,软化系数分别为0.74和0.78;微硅粉-氯氧镁水泥强度和耐水性能提升原因是微硅粉的微集料效应和火山灰特性.此外,使用工业废弃物微硅粉制备微硅粉-氯氧镁水泥可以明显降低氯氧镁水泥材料的制备成本,提高微硅粉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43.
化学固沙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述了无机类化学固沙材料、有机类化学固沙材料、有机-无机复合类化学固沙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新型化学固沙材料的必要性。该领域的研究将为沙漠化治理方面开发低成本、高性能、适合植被生长、不污染环境、可降解、可大规模实施的新型化学固沙材料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4.
李星  铁生年 《材料导报》2011,25(14):53-56
采用KH-550硅烷偶联剂对SiC粉体进行改性,研究了影响SiC粉体改性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出改性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制备的改性粉体进行表征,分析了改性对SiC料浆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C微粉经偶联剂处理后没有改变原始SiC微粉的物相结构,只是改变了其在水中的胶体性质;微粉团聚现象减少,分散性得到改善;改性SiC微粉与原始SiC微粉相比,表面特性发生很大变化,Zeta电位值显著提高,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5.
硅烷偶联剂对碳化硅粉体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生年  李星 《硅酸盐学报》2011,39(3):409-413
采用KH-550硅烷偶联剂对SiC粉体表面进行改性,得到了改性最佳工艺参数,分析了表面改性对SiC浆料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C微粉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没有改变原始SiC微粉的物相结构,只改变了其在水中的胶体性质;减少了微粉团聚现象.与原始SiC微粉相比,改性SiC微粉表面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Zeta电位绝对值提...  相似文献   
46.
针对我国目前对保护渣、复合渣的理化性能检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方法 ,对炼钢渣剂熔点、熔速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可行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用该方法测定的渣剂性能数据对改善钢锭表面质量和净化钢液杂质具有显著的效果 ,达到钢锭表面无裂纹和氧含量控制在 2 0× 10 - 6 %以下的目的 ,提高了钢材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47.
王顺新  铁生年 《硅酸盐通报》2020,39(9):2885-2890
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微硅粉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微硅粉添加到液体地膜基料中,探究了硅烷改性微硅粉悬浮液体地膜在不同固含量、温度、偶联剂用量下的流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微硅粉悬浮液体地膜流变性得到显著的提高,但悬浮液体地膜剪切变稀现象仍然存在,温度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不大.采用Casson模型拟合了悬浮体系的流变曲线,所得拟合参数与实验测定值吻合度较高,硅烷偶联剂的最佳用量在1.5wt%左右时,液体地膜体系分散稳定性最佳.最后在振幅扫描下测定悬浮体系的粘弹性,结果表明剪切应变γ增加到6% ~ 10%时,悬浮体系表现为固体性质,γ超过6% ~ 10%时表现为液体性质.  相似文献   
48.
<正> 我公司对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制的CCS-140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进行改造。改造后的仪  相似文献   
49.
采用叔丁醇基凝胶注模工艺制备多孔莫来石陶瓷,研究了固含量和烧结工艺对多孔莫来石陶瓷显微结构、气孔率、气孔尺寸及分布、压缩强度和室温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含量相同时,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多孔莫来石陶瓷的气孔率不断降低,而抗压强度则不断增加;当固含量为15%、烧结温度为1 350℃时,多孔莫来石陶瓷的气孔率最高为71.7%,平均气孔孔径为3.49μm,而热导率则低至0.103W/(m·K)。通过改变烧结温度和初始固含量可调整多孔莫来石陶瓷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   
50.
就自行研制的洁净煤用高温非对称陶瓷过滤管理化性能进行综合测试。结果表明,该过滤管具有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抗热性能、使用温度高、耐化学腐蚀和高透气率,完全达到了用于高温气固分离(包括粉煤灰过滤等)所需要的各项物理和化学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