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2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266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1.
固态发酵提高豆粕蛋白含量的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6株微生物中筛选出1株合成蛋白能力较高的酿酒酵母A3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发酵豆粕的因素(接种量、培养时间、料水比、硫酸铵和葡萄糖的添加量)进行研究。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在接种量7.5%,培养时间54h,料水比1:1,硫酸铵添加量2%和葡萄糖添加量1%时,发酵豆粕的蛋白含量从43.78%提高到53.33%。  相似文献   
412.
微生物发酵对豆粕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实验室筛选的菌种固态混合发酵豆粕,比较豆粕发酵前后大豆寡糖及抗原蛋白的降解情况,并进行动物饲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豆粕中的抗原蛋白发生了大幅度的降解,蛋白含量从46.2%提高到49.7%,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也有一定变化和提高,棉子糖含量由原来的1.2%降解至发酵后的0.1%,水苏糖则被完全降解;动物饲养实验结果表明发酵豆粕产品在平均增重、料肉比和下痢率方面都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413.
从餐厨垃圾有机肥样品中筛选能够发酵餐厨垃圾产乳酸的菌株。经过平板分离纯化、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鉴定,获得了6株形态各异的单菌株。通过比较各菌株对温度、盐度和酸碱度的耐受性,最终确定M4、M5和M6为潜力菌株。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M4、M5和M6分别为乳酸片球菌、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将这3株菌株等比例制成复合菌剂作为菌种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接种用于餐厨垃圾乳酸发酵实验,发现该复合菌剂能明显提高乳酸产量(约63.6%),且缩短发酵时间(约1/3)。该复合菌剂可用于餐厨垃圾处理工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14.
在黄酒酿造中浸米工序产生大量的米浆水,其pH低但营养丰富,COD含量很高,直接进行废水处理造成较高的环保成本负担。为回收利用米浆水资源,从环境中分离了108株产色素酵母菌,以pH 3.5培养时的生物量和色素产量为指标,筛选到5株较优酵母菌,进一步考察在米浆水中培养的细胞数,色素产量和COD降解率,最终筛选得到菌株R-70。根据菌株形态和生理学特征以及2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近玫色锁掷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R-70菌株在米浆水中的发酵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pH值和氨态氮质量浓度不断升高。培养36 h酵母数达到最大7.8×10~7/mL,色素量在44 h达到5.26 mg/L,44 h COD去除率达到最大91.12%,是一株性能良好的酸浆水利用菌株。  相似文献   
415.
PCR技术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基因组扩增获得1个全长1 790 bp的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基因,基因含有1个50 bp的内含子序列,其对应的蛋白质序列含有5个O糖基化位点和9个N糖基化位点,N端含有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将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PICZαA连接并在毕赤酵母X-33诱导表达,获得重组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重组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 kDa,最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pH 5.5和50℃;金属离子Cu~(2+)、Zn~(2+)和Fe~(2+)对重组酶的酶活有抑制作用,Fe~(3+)对重组酶的酶活有促进作用;以4-Nitrophenylα-L-arabinofuranoside为底物测得酶的Km值和Vmax值分别为0.78 mmol/L和2.57μmol/(min·mg)。在大麦麦芽协定糖化的初始阶段添加31.2 mU/g重组酶,麦汁的过滤速度提高了12.8%。以大麦麦芽阿拉伯木聚糖为底物,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与木聚糖酶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16.
黄酒机械成型麦曲制曲过程中真菌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免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机械化黄酒麦曲堆放成型过程中真菌群落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机械化黄酒麦曲堆放成型过程中演替存在的真菌大致分13个属,其中犁头霉属、曲霉属、毛霉属真菌存在于整个麦曲成型堆放过程中。在麦曲成型堆放的前期,麦曲中主要存在犁头霉属(Absidia corymbifera)、曲霉属(Aspergillus oryzae)、毛霉属(Rhizomucor Pus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aurantiogriseum)、毕赤酵母属(Pichia burtonii)等真菌。在麦曲成型堆放的中后期,除前期存在的真菌外,还存在裸胞壳属(Emericellanidulans)、散囊菌属(Eurotiumamstelodami)、青霉属(Penicillium chrysogenum)、棒孢酵母属(Clavispora lus-itaniae)、毕赤酵母属(Pichia anomala)、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 orientali)、平脐蠕孢属(Bipolaris spicifera)和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反映出机械化黄酒麦曲在成型堆放过程中真菌多样性丰富,这些真菌微生物在麦曲品质和黄酒大罐酿造中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17.
啤酒泡沫稳定性与蛋白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量的文献资料证实 ,未经巴氏灭菌的纯生啤酒会有一定量的蛋白酶活力残留 ,继而破坏了泡持性蛋白质Z(PrZ) ,使啤酒的泡沫稳定性变差。目前研究者发现主要是蛋白酶A(PrA)在起作用 ,许多人已建立了测定微量PrA和PrZ的方法。人们设想寻找一种抑制剂 ,能够添加到蛋白酶A活性偏高的纯生啤酒中 ,抑制PrA对泡沫蛋白的降解 ,但这一工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18.
孙军勇  顾国贤  陆健 《酿酒》2002,29(2):48-50
研究了糖化过程中二甲基硫(DMS)及前体的变化,糖化工艺参数对定型麦汁中DMS及前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法糖化过程中,二甲基亚砜(DMSO)在洗糟之前其含量基本不变,硫甲基蛋氨酸(SMM)含量逐渐上升,DMS的含量逐渐下降,随着辅料比的增大,定型麦汁中SMM和DMSO的含量逐渐下降;煮沸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强度越大,麦汁SMM分解得越彻底,采用抽真空喷淋工艺能消除大部分回旋沉淀过程中产生的游离DMS。  相似文献   
419.
膜分离法脱醇对啤酒风味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反渗透法脱醇,能有效保留啤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脱去普通啤酒中大部分的乙醇,使酒精度达到0.5%(v/v)以下的无醇标准。反渗透法脱醇可克服蒸馏法脱醇后造成的蒸煮味,可提高脱醇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孙悟)  相似文献   
420.
确定微生物菌群特性是制麦管理与优化的关键一步。本研究以两个不同收获年份及两个同批次不同制麦方式的大麦为样品,采用两种非培养计数方法,即16S核糖体RNA(16S rRNA)末端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和454焦磷酸测序,检测制麦过程细菌及乳酸菌菌群结构,以期全面、准确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收获年份的大麦细菌菌群结构存在差异,整个细菌群落结构随着制麦过程而发生变化,而不同发芽方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454焦磷酸测序结果显示乳酸菌有139个运算分类单元(OTU),所有样品有88%的序列覆盖了5个OTU(如Weissella、Lactobacillus和Leuconostoc菌属),说明制麦过程乳酸菌的多样性较低,优势乳酸菌相对数量随着制麦条件变化而波动,并且大麦的收获年份和制麦环境也影响乳酸菌的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