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59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某试验飞机机载输送装置的轴套密封中,需要研究一种高粘接强度、高耐磨性的耐高温轴套密封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粘接工艺。采用了树脂与橡胶复合、高低温交联材料并用的方法以及缓慢加温、长时保温的交联工艺,试验了不同用量的基体树脂、增韧材料、交联材料以及交联工艺等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密封胶配方中w(增韧橡胶)=25%(相对于树脂而言)、w(高低温交联剂)=30%和最高交联温度为180℃时,密封胶的剪切强度超过12MPa,剥离强度为454N/cm,交联度超过85%,磨耗量低于7%,在200℃时仍具有4.1MPa的剪切强度,满足了实际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2.
在断裂或开裂古墨文物的修复中,必须使用与古墨本体相容性好、亲和力强的溶剂型胶粘剂。以古墨中的胶质材料明胶(GEL)为主,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为辅,在两种非离子乳化剂复配的条件下,采用反相乳液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一种专用于修复受损古墨的接枝改性明胶胶粘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试验探讨了各种因素对乳液稳定性、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明胶的预处理时间为2h、搅拌速率为300r/min、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5h和w(复合乳化剂)=10%(相对于油相而言)时,制取的接枝改性明胶胶粘剂能够满足古墨文物粘接修复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3.
MQ硅树脂/纳米TiO_2复合改性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树脂,以MQ硅树脂和纳米TiO_2(nano-TiO_2)同时作为EP的增韧改性剂,由此制备了nano-TiO_2/MQ硅树脂/EP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MQ硅树脂已成功接枝在EP分子链上;当m(MQ硅树脂):m(nano-TiO_2):m(EP)=15:3:100时,nano-TiO_2/MQ硅树脂/EP复合体系的耐热性能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66.6%和68.1%,其断面呈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3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铝复合粉体,平均粒径为30~35nm,无硬团聚;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得到相对密度为98.3%,平均粒径为500~600nm的复相陶瓷,其各相均匀分散.满足超塑性的要求;研究了变形速率对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速率的增大,极限成形高度减小。在1450℃压头速率为0.2mm/min时成形高度达到11mm,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采用超塑成形工艺可以实现陶瓷零件的近净成形。  相似文献   
135.
采用微波烧结工艺制备超细晶WC-ZrO_2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ZrO_2含量为10 wt%、烧结温度为1360°C时获得的WC-10ZrO_2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良好,致密度达98.50%,其断裂韧性和硬度分别为8.13 MPa·m~(1/2)和21.81 GPa。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致密度增大,硬度也随之升高。温度达到1320°C时,硬度达到最高值22.58 GPa。继续升高温度,晶粒粗化导致硬度降低,但断裂韧性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大。烧结温度为1360°C时,纯WC试样的硬度为23.92 GPa,当ZrO_2含量增加至14 wt%时,材料的硬度降低至21.3 GPa,但韧性却由4.04 MPa·m~(1/2)大幅度提高至9.60 MPa·m~(1/2)。WC-ZrO_2复合材料断裂主要表现为穿晶断裂,ZrO_2颗粒阻碍了裂纹的扩展,使裂纹发生偏转、绕行和桥接,增加裂纹扩展路径,从而达到增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6.
摩擦材料易磨损,传动效率低及生产率低是摩擦压力机的主要缺点。摩擦盘在接合过程中所消耗能量,主要表现在摩擦带因发生变形而引起的内部损耗,以及接触表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摩擦。摩擦副的接触状态是间断的,在工作循环过程中是变化的。摩擦盘在接合过程中输出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飞轮螺杆的动能,而其余部分则转变为摩擦热。载荷在摩擦带上所引起的磨损与材料性质、结构形式、压紧力大小、相对滑动速度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对比分析了自由折弯工艺、三点折弯工艺的优缺点及其应用。介绍了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方法、评价工艺过程的原则及确定折弯过程的步骤。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研究机械喷丸强化对2024铝合金铆接件(螺栓为钛合金)微动磨损及疲劳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X射线衍射仪、维氏硬度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设备,分析机械喷丸前后试样的表面完整性、磨痕表面形貌、磨痕轮廓和磨损体积。结果 采用机械喷丸强化处理能够显著提升铆接件的平均疲劳寿命,相较于原始试样,最高提升了约36.3倍。经断口失效分析发现,喷丸强化后试样的疲劳裂纹源位置发生了转移,原始件裂纹源位于铆接孔棱角的表面(板面与孔交界位置),板面喷丸后(只对铆接板表面进行喷丸处理)试样的裂纹源转向铆接孔壁的表面,板面+孔面+石墨润滑喷丸后试样的裂纹源转向铆接孔次表面(强化效果最好)。机械喷丸强化对铝合金微动耐磨性能的影响随着喷丸工艺参数的变化而波动。在线/面微动摩擦测试中,原始样品的磨痕深度为41.5 μm;采用0.2A的喷丸强度、200%的覆盖率(记为0.2A?200%)的喷丸参数时,磨痕深度降至34.6 μm,耐磨性得到提高;在0.3A的喷丸强度、200%的覆盖率(记为0.3A?200%)的喷丸参数时,磨痕深度升至58.9 μm,耐磨性降低。经喷丸强化后铝合金的微动磨损机制由黏着磨损向脱层磨损转变。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研究发现,喷丸处理使得样品表层小角度晶界所占比例增多,表层晶粒细化。结论 铆接件微动疲劳性能的强化效果得益于喷丸在材料表面引入的残余压应力场和加工硬化层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9.
为隆重纪念上海消防文联成立一周年,推动基层警营文化繁荣发展,着力深化"坚定信念,铸牢警魂"主题教育活动,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从2013年5月起全面启动基层文艺汇演筹备工作。消防官兵用美轮美奂的演绎,艺术再现了红门的青春故事,展现了上海消防部队"赴汤蹈火、追求卓越"的风采。关怀、关心、关注——基层文艺汇演上下瞩目、官兵期盼  相似文献   
140.
由广西平乐县化工厂从蜂蜡中提取的三十烷醇从一九七八年下半年开始田间药效试验是。先后经历三年多的时间,经过区内外九十八个科研、生产单位,用三十烷醇,以种子处理、浸根或喷施等方式对柑桔、花生、棉花、水稻、玉米、小麦等25种作物在一万九千多亩小区和大田试验。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