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13篇 |
化学工业 | 33篇 |
金属工艺 | 26篇 |
机械仪表 | 5篇 |
建筑科学 | 23篇 |
矿业工程 | 6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17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4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硅中氧的热沉淀(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硅单晶中氧杂质的热沉淀行为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介绍了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下,氧在硅单晶中产生的各种热沉淀现象和性质,以及解释这些热行为的氧沉淀理论。最后讨论了硅中氧的各种热沉淀对硅材料及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今后在这一领域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
为了简化邻近异构分布式通信网络系统的组建并统一物联网通信框架,采用高通公司最新推出的AllJoyn开源框架,进行了Windows平台间通过WiFi-Direct方式传输文件的组网实验及VMware下Windows与Linux间的跨平台通信实验。结果证明:AllJoyn框架在通信协议与平台方面的独立性良好,而WiFi-Direct方式则具有组网过程简单、传输速度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4.
钽及钽钨合金冷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显微硬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TEM详细研究了钽及钽钨合金在冷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和性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W在Ta中具有晶粒细化和强化作用,Ta、Ta-2.5%W和Ta-7.5%W合金在1400℃温度退火1 h后的再结晶晶粒的平均尺寸为45、20和15μm;在冷轧过程中,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钽和钽钨合金的显微硬度都逐步提高,当变形量达到99%时,Ta、Ta-2.5%W和Ta-7.5%W的显微硬度分别达到了243、309和359 HV;在Ta中添加W后,合金的位错密度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其中Ta-7.5%W合金的位错密度比Ta的高一个数量级;钽和钽钨合金各取向的晶粒中的位错密度不同,其中{200}、{211}、{222}和{110}取向的位错密度依次增大,这与Taylor因子计算的结果一致;TEM研究表明,{100}取向的晶粒中形成了位错胞结构,而{110}取向的晶粒中形成了形变带组织。 相似文献
55.
借助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G3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20~1180℃温度区间,随着固溶处理温度升高G3合金的晶粒尺寸由5.41级增大为4.18级;经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后,合金中析出相的种类和分布形态有显著差别。经700℃×50 h时效,合金中晶界上的主要析出相为M23C6相,呈网状,晶内为弥散、细小的TiN和σ相,两者有复合析出现象。经800℃×50 h时效,合金中晶界处的析出相仍然是M23C6相,晶内析出的M6C相呈叶片状,成片分布在晶内。经900℃×50 h时效,合金中晶界处析出的主要是M6C相而不是M23C6相,晶内有大量纳米级的第二相颗粒与位错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6.
57.
将AZ31镁合金铸板制备成尺寸为50 mm×30 mm×5 mm的试板。对试板进行400℃保温3 h水冷的固溶处理。随后对试板进行异温轧制,即通过在液氮中冷却和感应加热在试板中形成梯度温度场,随后感应加热不同时间后立即对试板进行多道次不同压下量的热轧。轧制后检测了试板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拉伸断口的形貌。结果表明:感应加热轧制的AZ31镁合金试板表层组织细小,向内逐渐粗化,具有梯度结构;从试板表层到心部显微硬度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试板表层拉伸试样为典型的脆性断裂,而心部拉伸试样以韧性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58.
砂加气混凝土因其韧性较差,在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缺棱掉角的现象.通过添加不同长径比和弹性模量的纤维,研究纤维掺量对砂加气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影响,并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其微观结构,研究了纤维对砂加气混凝土增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和玻璃纤维的最佳掺量均为0.3%,砂加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22.0%和27.8%,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20.0%和26.0%.不同纤维对砂加气混凝土的水化产物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生成新相.纤维对砂加气混凝土的增强增韧机理主要在于其能在基体中形成三维网络骨架,通过减缓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减缓或阻止裂纹的扩展.添加两种纤维的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受力时主要对纤维拔出做功,因此纤维本身的弹性模量对砂加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TiNb靶材等离子特性及其对薄膜结构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HiPIMS),通过改变TiNb靶材的峰值溅射功率在Si(100)和316L基体上沉积TiNb薄膜,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OES)研究峰值功率对基片前离子原子比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纳米硬度计、球盘往复摩擦机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试验设备,研究Ti、Nb离子原子比对TiNb薄膜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和Nb离子原子比率随峰值功率增加而增加,在峰值功率为59.42 kW时Ti的离子原子比达到60%,Nb的离子原子比达到56.9%,离化原子比相对于峰值功率35.98 kW时增加1倍。不同峰值功率下制备的薄膜均出现BCC结构的β-TiNb(110),β-TiNb(200)和β-TiNb(211)衍射峰,薄膜以纳米晶存在,高的Ti、Nb离子原子比可以增加晶粒尺寸,降低TiNb薄膜残余压应力,引起薄膜的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能下降。低的峰值功率下可以得到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更好的薄膜。 相似文献
60.
针对壳聚糖涂层对镁基生物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体外降解实验表明:在模拟体液中,经过壳聚糖涂层的镁基复合材料的浸泡腐蚀速率、体液pH值的增加等都比未涂层的材料低,同时镁基复合材料降解后释放出的金属离子的量也减少。细胞毒性试验表明经过壳聚糖涂层的镁基复合材料达到毒性评级最低级0级,也比未涂层的材料毒性更低。壳聚糖涂层对于镁基植入材料而言,减少了降解产物的不利影响,是一种针对镁基生物植入材料有效的表面涂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