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26篇
能源动力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根据超临界CO2流体电铸金属镍的微结构特征,建立深宽比结构的物质离子传质特性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求解,考察深宽比对NiOH+,OH-,H+,Ni 2+和SO2-4五种物质离子传质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深宽比为4时,电铸实施过程中微结构自上而下,NiOH+和OH-的浓度分别增大3倍和15倍,H+的浓度为原来的3.75%,而Ni 2+和SO2-4的浓度仅减小0.005~0.05mol/L。这些参数可为高深宽比超临界单一金属电铸和复合电铸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乳化液的形成、特点及其在电镀中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周期性电镀特性、电流密度、碳杂质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乳化液电镀镍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乳化液在电镀中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不同磨削速度下超声振动作用对SiC陶瓷磨削过程中材料去除机理的影响,采用钎焊单颗金刚石磨粒工具,基于连续变磨削深度试验方法,在SiC陶瓷抛光表面开展了超声辅助磨削与普通磨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单颗磨粒磨削深度的逐渐增大,SiC陶瓷超声辅助磨削与普通磨削时的材料去除机理均经历了“塑性去除→脆-塑转变→大尺寸脆性断裂”的变化;在磨削速度为1 m/s时,相比于普通磨削,单颗磨粒超声辅助磨削可显著增大SiC陶瓷的脆-塑转变临界切厚及相应的磨削划痕横截面积,并减小切向磨削力与磨削比能;而随着磨削速度的增大,超声辅助磨削与普通磨削在单颗磨粒磨削划痕尺寸、磨削力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4.
常柴铸造分厂于 1997年初从德国引进了一批二手铸造设备 ,其中有两台德国Eirich公司生产的转子式混砂机 DZV2 9和DEV2 9,它们分别于 196 9年制造 ,1978年进行过大修。设备运至我厂时已破旧不堪 ,损坏程度已相当严重 ,而且该设备引进时无任何资料 ,随机也没有备品备件。从生产形势上来说 ,我厂有一台 GF混砂机 ,其混砂量满足不了车间二条气冲造型线及一条挤压线的型砂需要 ,况且国产混砂机效率低下 ,故障率高 ,根本满足不了生产需要。解决型砂问题则是我厂的关键所在 ,鉴于当时情况 ,分厂决定拆除国产混砂机 ,用二手德国混砂机来代替国产…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电铸微器件的力学性能,研究了镍-纳米氧化铈颗粒复合电铸工艺,分析了电铸参数(电流密度、纳米氧化铈颗粒浓度及转速)对沉积层中纳米氧化铈颗粒含量、沉积层微观结构及织构、沉积层微观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对沉积层中纳米氧化铈颗粒含量具有重大影响.由于纳米氧化铈颗粒的加入,使得沉积产物的晶粒细化,择优取向由(220)逐步转变为(111),微观硬度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56.
纳米晶脉冲电铸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利用高频脉冲电流、高速冲液及添加剂方法 ,获得了纳米晶电铸层。分析了在脉冲电铸过程中 ,电规准及添加剂对沉积层微观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57.
雷卫宁  朱荻 《中国机械工程》2006,17(16):1686-1689
采用纳米稀土La2O3为添加剂,研究其对电铸镍溶液特性、铸层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沉积过程中阴极极化曲线的测定,探讨了纳米La2O3在电极表面的作用机理,并采用SEM、XRD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电铸层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纳米La2O3能够在阴极表面发生特性吸附,增大阴极极化,细化精密电铸层晶粒,提高铸层的均匀性;晶粒生长在(220)晶面方向上存在明显的择优取向;获得的电铸层显微硬度比普通电铸层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8.
针对钎焊砂轮存在的热变形导致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局部加热的超高频感应钎焊工艺方法制备高速磨削用单层钎焊CBN砂轮,采用三坐标测量仪对砂轮及其钎焊前后的尺寸进行测量,最后对该砂轮高速磨削镍基高温合金磨削性能进行评价。三坐标测量结果显示,钎焊CBN砂轮基体的变形量小于16μm,在高速重负磨削镍基高温合金试验中,加工表面未见裂纹和烧伤,表面粗糙度可达Ra0.4μm,砂轮表现为正常磨耗磨损。表明超高频感应钎焊工艺制备的单层钎焊砂轮在高速磨削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9.
纳米晶精密电铸层微观结构的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卫宁  朱荻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14):1283-1286
采用高速冲液电铸装置、高频脉冲电流等方法,制备出金属镍纳米晶粒电铸沉积层。运用TEM、SEM和XRD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纳米晶沉积层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电流密度对细化沉积层晶粒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沉积层晶粒细化,横断面上晶粒生长从树枝状晶向细小等轴~柱状晶方式转变,在(200)晶面存在着明显择优生长取向。分析了细化晶粒对沉积层内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为改善45钢的表面性能,利用YLS-4000型光纤激光器在45钢表面激光熔覆镍基陶瓷复合涂层。采用正交实验,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镍包WC添加量对熔覆层表面形貌、几何参数与稀释率以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试样的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都为最大时(P=2000 W,Vs=16 mm/s),镍包WC质量分数为20%,在试样表面出现了较多的裂纹且熔覆层的表面平整度是所有试样中最差的。激光功率对稀释率的影响最大,扫描速度次之,镍包碳化钨对稀释率的影响最小。稀释率控制在5%左右为宜,且可通过调节工艺参数来控制稀释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