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10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TRIP钢显微组织与性能关系的评述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概述了近20年来汽车材料中TRIP钢的研究进展情况。对影响TRIP钢强度和塑性的显微组织从其大小、形貌及含量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要使TRIP钢具优良的强度和塑性匹配,应优化该钢显微组织中各相含量的配比。  相似文献   
42.
国内外表面复合处理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韦习成 《材料保护》1996,29(10):19-21
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离子注入等现代表面强化技术与电镀、化学热处理、涂装等传统的表面处理方法相结合,一方面能获得单一表面处理所无法获得的表面性能,另一方面有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达到一定的特殊处理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有关系表面复合处理 研究成果,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工艺特点、性能改善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3.
研究1000MPa的双相钢(DP钢)在室温下的准静态拉伸行为与应变速率(10^-2、10^-1、10^-1s^-1)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准静态拉伸条件下,DP钢的拉伸性能是与应变速率相关的。随着应变速率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强比和加工硬化指数明显升高,而均匀伸长率、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另外,应变速率对材料的...  相似文献   
44.
对HC340LA低合金高强钢板分别施加5%、10%、15%的拉伸预应变,通过准静态和冲击拉伸实验,获得不同应变率下、不同预应变量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HC340LA高强钢对预应变和应变速率敏感,流动应力随着预应变量和应变率的提高而增大。在超过600s-1的高应变速率下,绝热温升效应使材料发生软化,不同预应变量下的材料随应变率的提高延塑性增大。分别基于流动应力模型和Johnson-Cook本构模型拟合实验数据,确立了各种状态下的本构关系。该研究可为考虑成形历史的汽车零部件的碰撞仿真提供可靠的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45.
对HC340LA低合金高强钢板分别施加5%、10%、15%的拉伸预应变,通过准静态和冲击拉伸实验,获得不同应变率下、不同预应变量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HC340LA高强钢对预应变和应变速率敏感,流动应力随着预应变量和应变率的提高而增大。在超过600s-1的高应变速率下,绝热温升效应使材料发生软化,不同预应变量下的材料随应变率的提高延塑性增大。分别基于流动应力模型和Johnson-Cook本构模型拟合实验数据,确立了各种状态下的本构关系。该研究可为考虑成形历史的汽车零部件的碰撞仿真提供可靠的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46.
高速冲击拉伸条件下低硅TRIP钢的延伸率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低硅HSLA -TRIP钢在室温条件下 5 0 0s-1~ 1 70 0S-1应变率范围内的动态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随应变率增大 ,钢的均匀延伸率 (eu)下降、总延伸率(et)和能量吸收值增加 ,但强度 (σb)保持不变或略有提高 ,能量吸收的增幅随应变率增大而变缓。分析认为 :残余奥氏体在颈缩发生前的较完全转变有利于提高均匀延伸率 ;高应变率下能量吸收值的提高可能由两个原因造成 :一是大应变下的奥氏体相变推迟断裂的发生 ;二是动态拉伸中的绝热温升有利于总延伸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7.
焊点的疲劳性能是决定车身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对不同强度的DP780,DP980和DP1180双相钢焊点进行了检验,在疲劳试验机上进行了拉剪疲劳试验,获得了焊点的疲劳寿命曲线,分析了焊点显微组织、硬度与疲劳性能的关系. 并对焊点的疲劳失效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母材性能对其焊点的疲劳性能有较大影响. 母材强度越高即马氏体含量越多,其疲劳性能越优异,三种材料的失效模式均是沿着焊点圆周断裂,裂纹在熔核与母材交界的热影响区萌生,且先贯穿板厚,贯穿板厚的裂纹作为二次裂纹源向板宽方向扩展直至断裂.  相似文献   
48.
盐浴渗氮工艺参数和渗氮层硬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CNO-浓度、钒的添加及冷却方式对盐浴渗氮层显微硬度的影响。分析了相组成、组织和相变等因素和渗层硬度的关系。发现盐浴渗氮层的硬度受冷却方式的影响很大 ,而CNO-浓度在一定范围变化则影响很小 ,钒的渗入有利于改善渗层硬度。对中、低碳钢的研究表明 ,渗后水冷和盐浴中添加钒等合金元素可使渗层硬度提高 10 0~ 2 0 0HV。  相似文献   
49.
采用SEM、TEM以及拉伸测试等研究SCM435钢在870℃淬火、350~650℃回火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回火温度为350℃时,其组织是板条马氏体及少量碳化物;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的板条形态逐渐消失,碳化物沿板条方向析出长大,其中525℃回火后的组织尚有明显的马氏体板条形态并弥散分布着短棒状渗碳体。在试验回火温度范围内调控SCM435钢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8.8~12.9级紧固件的力学性能要求。试验验证了870℃淬火+525℃回火钢的疲劳性能,中值疲劳极限σa50为425 MPa,具有较好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50.
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健  韦习成 《材料保护》2000,33(1):91-94
近年来,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的应用对象不断扩展,处理时基体进一步降低,新型镀层,复合镀层,多层镀层大量出现,并通过制备提高磨擦学性能,作者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