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黄河“93.8”洪水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黄河中游部分地区降雨影响,1993年8月7日,黄河花园口站出现了洪峰流量为4360m~3/s的洪水,相应水位93.84m,是本年汛期仅有的一次编号洪水。虽然这场洪水的洪峰流量不大,但由于前期水量一直偏枯,加上“92  相似文献   
22.
对黄河流域防汛智能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合黄河流域防汛信息化现状,梳理了存在问题,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的相关要求,研究提出了黄河流域防汛智能化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的定位、建设目标和原则,以及黄河防汛智能化体系的建设构想,包括总体架构、防汛监测感知、防汛通信网...  相似文献   
23.
24.
对Ti-25Nb-3Zr-2Sn-3Mo合金(TLM钛合金)进行水热处理,温度为100~200℃。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TLM钛合金经140~200℃水热处理后,表面形成了由氧化钛和氧化铌纳米颗粒(尺寸80~100 nm)组成的、含有较多羟基的薄膜。140℃以上水热处理TLM试样的亲水性和表面能升高,表面能以极化分量为主。在无钙Hank’s平衡盐液中的动电位极化实验表明,水热处理TLM试样的耐蚀性高于抛光试样。水热处理有利于改善TLM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5.
2023年汛期,黄河流域共发生16场强降雨过程,干支流多次出现涨水过程,11条支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部分省(自治区)发生中度以上干旱,局地严重干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水利部工作要求,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超前部署,科学防御,夺取了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全面胜利,确保了黄河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26.
为了有效防范由于城市建设施工、复杂天气变化及恶意偷盗行径导致的换流站外力破坏事件,可靠预先评估外力破坏风险,亟需建设高可靠性的换流站防外破监测系统。鉴于此,本文从防外破监测系统构成要素出发,利用模糊理论和FMECA方法综合考虑故障等级、危害度、检测难度、维修难度等因素,确定换流站防外破系统各种故障模式综合危害程度排序,为提高防外破系统建设可靠性和维护高效性提高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7.
截至2018年汛前,小浪底水库已淤积泥沙33.3亿m~3,水库综合调控能力及其对下游滩区防洪保安能力逐步减弱。在保证下游主河槽过流能力条件下,小浪底水库依据洪水预报降低水位排沙,对减少水库淤积、延长水库拦沙年限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和2019年汛前预报黄河汛期来水偏丰,小浪底水库以控制花园口站流量不超过4 200 m~3/s为约束,提前预泄,同时联合调度上中游水库群,充分利用上游来水冲刷小浪底库区,达到了排沙减淤、输沙入海的效果。2019年、2018年汛期小浪底水库出库沙量分别为水库运用以来汛期排沙量的第一、第二位,库区淤积形态得到了调整改善,下游主槽过流能力得到维持并略有增大。小浪底水库低水位排沙运用调度是上中游水库群联合水沙调控模式的探索,为今后水库群调度运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8.
从涂层配套体系、涂装工艺和涂装设备等方面,介绍了工程机械的涂装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9.
人类活动对流域自然产沙和输移过程影响越来越大,黄河来水来沙情势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了黄河来水来沙特性、变化原因和发展趋势,介绍了黄河中下游水沙调控体系骨干工程及其发挥的巨大作用,总结了近年来黄河中下游水库群调度主要实践,分析了水库群联合调度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黄河中下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30.
2019年黄河汛期来得早,伏汛连秋汛。汛期流域共发生20次较大降雨过程,黄河上游、中游、渭河相继发生洪水,干流先后形成4场编号洪水过程,全河大流量持续时间长,防洪工程出险91处1 167次(其中较大险情12次),防汛抗洪形势严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王勇国务委员关于防汛抗旱工作指示精神,按照水利部鄂竟平部长、叶建春副部长对黄河防汛抗洪工作的具体要求,在黄委党组的领导下,超前部署、科学防御、统筹调度,全河上下勠力同心、合力抗洪,实现了防洪、减淤、供水、发电多赢目标,夺取了黄河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