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542篇 |
免费 | 5836篇 |
国内免费 | 303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569篇 |
综合类 | 4186篇 |
化学工业 | 4500篇 |
金属工艺 | 2750篇 |
机械仪表 | 2766篇 |
建筑科学 | 2998篇 |
矿业工程 | 1865篇 |
能源动力 | 1087篇 |
轻工业 | 4601篇 |
水利工程 | 1381篇 |
石油天然气 | 1268篇 |
武器工业 | 644篇 |
无线电 | 360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301篇 |
冶金工业 | 1522篇 |
原子能技术 | 830篇 |
自动化技术 | 554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6篇 |
2024年 | 804篇 |
2023年 | 894篇 |
2022年 | 1758篇 |
2021年 | 2057篇 |
2020年 | 1466篇 |
2019年 | 1099篇 |
2018年 | 1060篇 |
2017年 | 1261篇 |
2016年 | 1143篇 |
2015年 | 1805篇 |
2014年 | 2131篇 |
2013年 | 2666篇 |
2012年 | 3288篇 |
2011年 | 3233篇 |
2010年 | 2955篇 |
2009年 | 2949篇 |
2008年 | 2988篇 |
2007年 | 2837篇 |
2006年 | 2505篇 |
2005年 | 2036篇 |
2004年 | 1522篇 |
2003年 | 994篇 |
2002年 | 896篇 |
2001年 | 759篇 |
2000年 | 628篇 |
1999年 | 250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7篇 |
1959年 | 9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结合蚌埠城市中心广场会展中心工程,介绍了管井降水技术在多种含水介质的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锆合金表面耐事故涂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锆合金表面涂层是核电耐事故燃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本文综述了福岛事故后锆合金包壳外表面耐事故涂层的研究进展,依据涂层制备中的涂层材料、制备工艺、涂层性能表征等关键问题逐次展开。首先介绍用于核电锆合金表面的涂层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涂层、陶瓷类涂层、合金涂层和多层复合涂层。其次,介绍用于锆合金表面耐事故涂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冷喷涂、离子镀、磁控溅射和其他种类的制备工艺。最后,介绍锆合金表面耐事故涂层性能表征方法以及涂层材料和制备工艺对涂层性能影响的研究工作,涂层性能包括涂层表面完整性和关键堆外性能两个方面。本研究进展可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锆合金表面耐事故涂层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宜糖米是新型高直链淀粉的大米品种,具有开发高抗性淀粉产品的潜力。本文以宜糖米作为原料,系统研究了宜糖米内源蛋白、脂肪、直链淀粉,以及外源添加脂类、蛋白、胶体、盐和糖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并分别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外源添加剂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综合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影响因素中,直链淀粉含量和RS得率显著正线性相关,内源蛋白和脂肪对RS得率有抑制作用,而外源添加剂在不同的添加量下,对RS得率的影响并不一致。在开发宜糖米高抗性淀粉新产品时,可以对照本文建立的回归方程系数表控制原料的成分配比以降低或提高RS的得率,从而为宜糖米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以云南蒙自的粗蜂胶为材料,采用75%乙醇、95%乙醇、75%乙酸乙酯、95%乙酸乙酯浸提,测定蜂胶提取液的黄酮含量,并进行草菇及分离获得的污染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95%乙酸乙酯提取效果较佳,其可溶物含量为60.3%,黄酮含量为6.23mg/mL;分离获得的草菇污染菌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青霉属菌。蜂胶提取液对草菇及污染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弱为:细菌>草菇>霉菌。相关性分析表明,草菇、霉菌和细菌的抑制率与黄酮含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优化了微波预处理亚麻籽降低其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的条件,并比较了甘肃亚麻籽在最佳微波条件下微波前后压榨油的品质变化,同时对比了另外五个不同品种亚麻籽在最佳微波条件下其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在微波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微波条件为功率700 W,时间6 min,亚麻籽水分17%。在此微波条件下,甘肃亚麻籽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降低至(4.18±0.23)mg/kg,其压榨油的酸价显著升高,过氧化值显著降低,黄色值、红色值均微弱增加。脂肪酸组成、甾醇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总酚含量是直接压榨亚麻籽油的1.42倍;另外五个不同品种亚麻籽仅哈尔滨亚麻籽压榨饼中生氰糖苷的含量为(15.40±0.47)mg/kg,其余四个品种的压榨饼生氰糖苷含量均在5 mg/kg以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