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358篇
  免费   33327篇
  国内免费   23816篇
电工技术   25966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29148篇
化学工业   32980篇
金属工艺   19220篇
机械仪表   20382篇
建筑科学   21495篇
矿业工程   9863篇
能源动力   7129篇
轻工业   31698篇
水利工程   9893篇
石油天然气   8501篇
武器工业   3866篇
无线电   295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884篇
冶金工业   9910篇
原子能技术   4839篇
自动化技术   43160篇
  2024年   1537篇
  2023年   4468篇
  2022年   10652篇
  2021年   13766篇
  2020年   9865篇
  2019年   6934篇
  2018年   7214篇
  2017年   8156篇
  2016年   7594篇
  2015年   11836篇
  2014年   15111篇
  2013年   18198篇
  2012年   22780篇
  2011年   23754篇
  2010年   22759篇
  2009年   21871篇
  2008年   22471篇
  2007年   22014篇
  2006年   19236篇
  2005年   15679篇
  2004年   11699篇
  2003年   7914篇
  2002年   7292篇
  2001年   6753篇
  2000年   5337篇
  1999年   2092篇
  1998年   746篇
  1997年   590篇
  1996年   489篇
  1995年   393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94篇
  1979年   52篇
  1965年   15篇
  1964年   10篇
  1959年   53篇
  1951年   4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Fang  Zhiwei  Xing  Qiyu  Fernandez  Desiree  Zhang  Xiao  Yu  Guihua 《Nano Research》2020,13(5):1179-1190

Two-dimensional (2D) nanomaterials have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since the discovery of graphene in 2004, due to their intrigu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wide-ranging applications in catalysis, energy-related devices, 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To maximize the potential of 2D nanomaterials for their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controlled assembly of 2D nanobulding blocks into integrated systems is critically needed. This mini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ported strategies of 2D materials-based assembly into integrated functional nanostructures, from in-situ assembly method to post-synthesis assembly. The applications of 2D assembled integrated structures are also covered, especially in the areas of energy, electronics and sensing, and we conclude with discussion on the remaining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directions in this emerging field.

  相似文献   
32.
The design of highly stable and efficient porous materials is essential for developing breakthrough hydrocarbon separation methods based on physisorption to replace currently used energy-intensive distillation/absorption technologies. Efforts to develop advanced porous materials such as zeolites, coordination frameworks, and organic polymers have met with limited success. Here, a new class of ionic ultramicroporous polymers (IUPs) with high-density inorganic anions and narrowly distributed ultramicroporosity is reported, which are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using branched and amphiphilic ionic compounds as reactive monomers. A covalent and ionic dual-crosslink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manipulate the pore structure of amorphous polymers at the ultramicroporous scale. The IUPs exhibit exceptional selectivity (286.1–474.4) for separating acetylene from ethylene along with high thermal and water stability, collaboratively demonstrated by gas adsorption isotherms and experimental breakthrough curves. Modeling studies unveil the specific binding sites for acetylene capture as well as the interconnected ultramicroporosity for size sieving. The porosity-engineering protocol used in this work can also be extended to the design of other ultramicroporous materials for the challenging separation of other key gas constituents.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目前最炙手可热的REST架构风格,该风格顺应Web2.0的兴起,完美的匹配了云计算时代来临的可扩展要求,在各种应用场景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根据其技术特点,分析了该风格的API在移动通信网络管理中的应用,从网管系统内部、网管系统之间以及网管系统与上层APP应用之间等多方面对是否适用于REST风格以及如何在合适的位置使用REST API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4.
对比不同热电厂企业工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情况,分析原因,为在建或已建热电厂提供职业危害因素预防措施,降低企业由于设计、施工或管理方面原因造成后期运行过程中职业危害接触超标情况的发生。根据我室历年对新疆地区热电厂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报告的比较,找出不同热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共性及异性,分析不同设备、工艺及管理方式不同所造成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原因。建议优化厂区工艺及土建设计;优化设备选型及原料选择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宣贯的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35.
在全国天然气管道“主干互联、区域成网”(以下简称“互联互通”)基础格局逐渐形成的背景下,天然气管网规模日益扩大、管道分支和气源增加,并且分布不集中、输送方向可变,使得输气方案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解决某些地域的供气紧张问题;但受现有站场和设备的限制,暂不能满足某些多线组合极限工况,使得“互联互通”的初衷难以全部实现。为了使得现有的各输气干线在实现“互联互通”之后可以满足更多的多线组合工况,在分析“互联互通”背景下M管网工况变化的基础上,研发了可以进行水力仿真和压气站方案制订的计算软件,并对3种极限工况下的不同输气量情况进行了可行性试算,进而基于试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网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经验证,软件计算误差满足要求;(2)在M管道某处增设压气站或在某些输气站场配置压缩机组;(3) M管网改进调整后,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多线组合极限工况,真正实现“互联互通”的输气方案。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全国天然气管网早日实现“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36.
37.
某出口型号交流电力机车牵引控制系统要求变流器控制逻辑具备接触器控制、牵引系统数据交互、变流器故障保护、变流器启动自检等功能。针对以上功能,基于MATLAB中的Simulink/Stateflow可视化编程工具进行牵引控制模型的搭建,遵循模块化编程理念,采用较少的程序代码编写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模型,生成逻辑清晰的控制功能流程图,进行半实物仿真测试,增强控制模型的可靠性。通过该变流器产品型式试验检验,验证变流器控制逻辑的功能可以满足控制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38.
39.
40.
为实现对不同方向振动源振动能量的收集,对一种万向型压电换能器的发电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理论分析表明,万向型压电换能器的发电性能受到压电梁夹角的影响,在其多方向发电能力方面,随着外界激励方向的变化,产生的电能呈波浪起伏状变化,换能器对不同方向振动源的激励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进一步的实验测试验证了万向型压电换能器的多方向发电能力,且在压电梁夹角为π/2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约1.3 mW,最小输出功率约为0.6m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