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134篇 |
免费 | 6986篇 |
国内免费 | 332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186篇 |
综合类 | 5136篇 |
化学工业 | 5634篇 |
金属工艺 | 3829篇 |
机械仪表 | 3310篇 |
建筑科学 | 3772篇 |
矿业工程 | 2079篇 |
能源动力 | 1501篇 |
轻工业 | 5495篇 |
水利工程 | 1574篇 |
石油天然气 | 1775篇 |
武器工业 | 752篇 |
无线电 | 472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034篇 |
冶金工业 | 2089篇 |
原子能技术 | 655篇 |
自动化技术 | 58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3篇 |
2024年 | 999篇 |
2023年 | 1055篇 |
2022年 | 1957篇 |
2021年 | 2427篇 |
2020年 | 1676篇 |
2019年 | 1271篇 |
2018年 | 1301篇 |
2017年 | 1458篇 |
2016年 | 1379篇 |
2015年 | 2194篇 |
2014年 | 2534篇 |
2013年 | 3102篇 |
2012年 | 3802篇 |
2011年 | 3861篇 |
2010年 | 3610篇 |
2009年 | 3532篇 |
2008年 | 3612篇 |
2007年 | 3526篇 |
2006年 | 3079篇 |
2005年 | 2432篇 |
2004年 | 1864篇 |
2003年 | 1270篇 |
2002年 | 1157篇 |
2001年 | 1133篇 |
2000年 | 882篇 |
1999年 | 413篇 |
1998年 | 163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10篇 |
1968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刘立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1992,(4)
本文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简支深梁的剪切破坏形态和主要影响因素,假定钢筋和混凝土均为刚塑性材料,引用混凝土双向受压的破坏条件,求出了集中和均布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简支深梁受剪承载力的塑性解。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考虑混凝土强度和剪跨比影响的深梁混凝土塑性有效抗压系数,所获得的理论公式与国内外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济南高新区中心广场规划设计的分析 ,提出在城市中心广场设计中应结合特定的环境条件 ,树立明确的规划指导思想及设计理念 ,建立以功能结构、道路系统、景观空间及绿化系统为构架的理论体系 ,从而对规划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整体性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3.
砖混结构抗震加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某高校一幢砖混结构教学楼的裂缝加固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砌体结构裂缝修补及加固技术,对以后的工程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探讨了负载转矩、轴联转动惯量等因素对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位置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负载增加将延缓位置环响应,需要提高调节器比例系数以加快响应过程。随着转动惯量增加,调节器比例系数必须下降,以保证系统获得接近临界阻尼响应过程。合适设置位置响应误差限,对提高位置响应性能具有现实意义,文中给出其设置方法。为使系统对负载转动惯量具有适应性,提出在线转动惯量检测法,以实现电机轴联转动惯量在线检测,其检测精度满足工程需要,能够实现在轴联转动惯量变化时调节器参数的自调整,系统可以获得优异的位置响应。 相似文献
37.
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中信号显示模块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设计出一种价廉物美的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在介绍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单片机和集成电路技术,对该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信号显示模块进行了设计,具体给出了数/模转换器和信号显示模块的硬件电路图.该显示模块可以应用于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中. 相似文献
38.
阅读2.0是全民阅读推广的新理念.本文简述了阅读2.0的明显特征及两大优势,并结合长春高校图书馆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 相似文献
39.
比较了常压浸出与加压浸出两种工艺的机理、流程、技术经济指标、投资以及存在的问题。试验和生产数据表明,加压浸出在技术上和工艺上都更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