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062篇 |
免费 | 7066篇 |
国内免费 | 331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186篇 |
综合类 | 5136篇 |
化学工业 | 5634篇 |
金属工艺 | 3829篇 |
机械仪表 | 3310篇 |
建筑科学 | 3772篇 |
矿业工程 | 2079篇 |
能源动力 | 1501篇 |
轻工业 | 5495篇 |
水利工程 | 1574篇 |
石油天然气 | 1775篇 |
武器工业 | 752篇 |
无线电 | 472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035篇 |
冶金工业 | 2089篇 |
原子能技术 | 655篇 |
自动化技术 | 58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3篇 |
2024年 | 1000篇 |
2023年 | 1055篇 |
2022年 | 1957篇 |
2021年 | 2427篇 |
2020年 | 1676篇 |
2019年 | 1271篇 |
2018年 | 1301篇 |
2017年 | 1458篇 |
2016年 | 1379篇 |
2015年 | 2194篇 |
2014年 | 2534篇 |
2013年 | 3102篇 |
2012年 | 3802篇 |
2011年 | 3861篇 |
2010年 | 3610篇 |
2009年 | 3532篇 |
2008年 | 3612篇 |
2007年 | 3526篇 |
2006年 | 3079篇 |
2005年 | 2432篇 |
2004年 | 1864篇 |
2003年 | 1270篇 |
2002年 | 1157篇 |
2001年 | 1133篇 |
2000年 | 882篇 |
1999年 | 413篇 |
1998年 | 163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10篇 |
1968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氩气气氛保护下采用气压烧结技术制备掺杂Y2O3的17Ni/(NiFe2O4-10NiO)金属陶瓷惰性阳极,在电解温度(960℃)下,对材料进行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采用SEM分析材料及氧化产物的各物相分布情况、氧化形貌,并利用XRD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金属陶瓷阳极的氧化动力曲线均大致符合抛物线规律;掺杂适量的Y2 O3对金属相的分散有一定作用,并能有效抑制烧结试样及氧化物的孔洞生成,从而显著改善该金属陶瓷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其中,当Y2 O3掺杂量为0.5%时,材料抗高温氧化性能最好,30 h后单位面积氧化增重量仅为10.6591 mg/cm2. 相似文献
992.
焦化加热炉的燃料消耗在焦化装置能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提高焦化炉的热效率,减少燃料消耗,能够达到加热炉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降低焦化加热炉外壁温度减少炉体散热损失是已知有效地提高加热炉热效率方法之一,然而减少炉壁散热损失就意味着增加投资,那么炉壁温度降低到什么程度最为合理,以国内常用的典型焦化炉炉型和应用了较为先进的附墙燃烧技术的炉型为例,以这两种炉型常用的衬里材料为参考依据,通过计算几种不同外壁温度下两种炉型的散热量和衬里用量的变化,进行了相应的经济性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在现行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降低炉墙外壁温度,可以有效减少散热损失,进而提高焦化炉热效率是可行的,在多个炉墙外壁温度的比选中,以三年投资回收期来看,60℃的外壁温度最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93.
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及自制的2,6-二(对氨基苯)苯并[1,2-d;5,4-d']二噁唑(DAPBBO)在二甲基乙酰胺中共聚,然后进行铺膜和热酰亚胺化,得到了含有双苯并噁唑的共聚酰亚胺薄膜,对其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环单体的引入提高了聚酰亚胺的力学性能,增加了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使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994.
制备了两种磷钼酸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C16H33(CH3)3N]2[HPMo12O40]和[(CH3CH2)4N]2[HPMo12-O40],以30%的H2O2为氧化剂,易回收、无毒复合溶剂为萃取剂,采用一步氧化萃取脱硫法和两步氧化萃取脱硫法对直馏柴油进行了氧化脱硫研究。结果表明,一步法脱硫效果比两步法好,[C16H33(CH3)3N]2[HPMo12O40]的脱硫效果优于[(CH3CH2)4N]2[HPMo12O40],适宜的反应条件为:O/S比(摩尔比)为8∶1,催化剂用量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80 min,萃取剂油比1(体积比),此时直馏柴油的脱硫率为61.3%,收率为95%,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脱硫率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全球丙烯及其衍生物需求量不断增长的趋势,工业化制丙烯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工业化制丙烯工艺的各类方法,对其优劣进行深入比较,指明未来发展方向和提出要重点解决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1000.
针对采摘机械臂系统的不确定性为控制带来的问题,设计一种PSO-RBF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来逼近并补偿系统模型误差,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优化RBF的权值参数,确保PSO-RBF控制性能更好.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RBF神经网络控制相比,PSO-RBF神经网络控制精度和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