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560篇 |
免费 | 4730篇 |
国内免费 | 337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368篇 |
综合类 | 4149篇 |
化学工业 | 4779篇 |
金属工艺 | 3152篇 |
机械仪表 | 2716篇 |
建筑科学 | 2947篇 |
矿业工程 | 1628篇 |
能源动力 | 944篇 |
轻工业 | 4624篇 |
水利工程 | 1292篇 |
石油天然气 | 1367篇 |
武器工业 | 634篇 |
无线电 | 383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510篇 |
冶金工业 | 1642篇 |
原子能技术 | 646篇 |
自动化技术 | 54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1篇 |
2023年 | 698篇 |
2022年 | 1677篇 |
2021年 | 2141篇 |
2020年 | 1537篇 |
2019年 | 1092篇 |
2018年 | 1136篇 |
2017年 | 1217篇 |
2016年 | 1114篇 |
2015年 | 1832篇 |
2014年 | 2198篇 |
2013年 | 2638篇 |
2012年 | 3219篇 |
2011年 | 3371篇 |
2010年 | 3179篇 |
2009年 | 2907篇 |
2008年 | 3012篇 |
2007年 | 2996篇 |
2006年 | 2630篇 |
2005年 | 2053篇 |
2004年 | 1508篇 |
2003年 | 992篇 |
2002年 | 928篇 |
2001年 | 835篇 |
2000年 | 664篇 |
1999年 | 267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7篇 |
1975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2篇 |
195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应用军人膳食平衡指数(DBI)评估飞行人员的膳食质量状况,为飞行人员的膳食指导、营养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称质量法分别对3个空军航空兵部队开展膳食调查,运用军人DBI评分方法评价飞行人员膳食质量。结果 被调查飞行人员的食物摄入情况显示,与GJB 826B—2010《军人食物定量》(三类灶部分)进行比较,仅有谷类和大豆类摄入达标,畜肉、禽蛋、植物油和水果摄入超标,其余种类摄入均不达标;蔬菜、菌藻、禽肉、鱼虾类、奶类摄入不足,分别为标准的84.00%、61.68%、54.59%、45.15%和36.99%。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一般人群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食盐摄入超标,添加糖摄入不达标。与GJB 823B—2016《军人营养素供给量》(空勤飞行人员部分)进行比较,锌、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不达标,分别为标准的89.85%、87.53%、69.33%和64.33%;钠、铁和维生素E摄入量超标,分别为标准的232.82%、241.07%和353.77%。三大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分别为17.44%、43.87%和38.71%,比例明显不均衡... 相似文献
992.
该研究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评价茶皂素对酿酒酵母、鲁氏接合酵母及白色假丝酵母三种食源性腐败酵母的抑菌能力,并筛选出机理研究指示菌;进而通过考察时间-杀菌曲线、生物膜抑制率、菌体细胞形态、细胞膜通透性、细胞膜完整性、遗传物质以及蛋白泄露和胞内总蛋白等指标,阐述茶皂素抑菌机理。抑菌能力试验结果显示茶皂素对三种腐败酵母均有抑菌作用,其中酿酒酵母抑菌直径为16.00 mm,MIC和MBC分别为0.05、0.10 mg/mL,抑菌效果最为显著。以酿酒酵母为指示菌的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茶皂素可使菌体直接进入衰竭期;可显著抑制生物膜形成;可致菌体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塌陷扭曲;能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增大细胞膜通透性,使胞内核酸和蛋白质大量泄露,还可干扰DNA正常合成,阻滞蛋白质合成表达。因此,茶皂素有望成为食品加工中针对食源性腐败酵母的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该研究也可为拓展天然防腐剂在高渗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枯草芽孢杆菌是重要的工业生产菌株,广泛应用于外源蛋白质的表达。目前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常见组成型启动子中,PspovG作为高强度组成型启动子在表达外源蛋白质时,具有表达量高、稳定性好和适用范围广等优势。作者首先对PspovG上游序列截短,发现将启动子上游序列由原来的251个碱基缩短为26个,仍能保持启动子强度不降低,并确定了紧邻-35元件上游的3个碱基“AGC”为影响启动子强度的关键碱基。其次对启动子的上游A-T富含区以及spacer区域的G-C富含区进行随机突变,证明了上游激活序列中A-T碱基的排列对启动子强度有重要影响,并得到了强度提高的突变体。最后通过将不同表达时期启动子的关键调控序列分别插入突变体的上下游,得到了启动子强度为原始启动子135.1%的新型启动子SPspovG-PlytR。本研究为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开发新型强组成型启动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背景下,从大数据加速科学研究范式演进、数字化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数字化转型加快产业经济发展等不同层面,论述了数字赋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烟草科技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烟草科技数字化发展的基础优势与面临的挑战,作出了“数字化转型是中国烟草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的判断,并在烟草科学大数据、数字化育种、智慧烟叶生产、数字化产品设计、卷烟智能制造、产品精准评价等领域,提出了烟草科技数字化发展的重点方向,从而为中国烟草科技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996.
为探究不同脂肪酸组成的植物油对植物肉风味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将常用于食品加工且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的5种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添加到植物肉中,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其进行风味分析,结合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等方法对5组植物肉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5组植物肉的挥发性成分、感观属性、质构特性等存在显著差异。5组样品中共鉴定出79种挥发性组分,其中30种可被嗅闻到,主要包括吡嗪类、呋喃类、醛类、含硫类化合物。2,3,5-三甲基吡嗪、2-戊基呋喃、3-甲硫基丙醛等化合物的嗅闻强度最大。与其他样品相比,添加花生油的样品C和添加菜籽油的样品A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较多,但样品C的香气轮廓中油脂味较为突出,且该组样品的硬度与胶黏性较差,并不适用于植物肉的生产制作。样品A以肉香味为主,其硬度、弹性较大。研究结果表明,含芥酸、油酸较多的菜籽油更适用于植物肉的加工生产,对植物肉的风味、质构等感官品质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明确酶辅助碱法提取的龙眼核淀粉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方法:以龙眼核为原料,碱性蛋白酶为酶解剂提取龙眼核淀粉,研究了其化学组成、粒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透明度、溶解度及膨润力、热力学特性及糊化特性等。结果:100 g龙眼核淀粉中含有82.64 g淀粉、0.68 g粗脂肪、0.46 g粗蛋白和1.06 g灰分,其直链淀粉含量为36.37%;其颗粒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平均粒径为11.21 μm,结晶结构为A型,近程有序程度较高;1%(w/v)龙眼核淀粉糊的透光率为4%;溶解度和膨润力均随温度上升而增大,90 ℃时分别为11.26%和15.93%;龙眼核淀粉具有较高的糊化起始温度(70.4 ℃)、峰值温度(75.9 ℃)、结束温度(82.1 ℃)和糊化焓(13.7 J/g),其热糊稳定性较差,冷糊稳定性较好。结论:酶辅助碱法提取的龙眼核淀粉直链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下降明显,颗粒小,不易糊化。 相似文献
999.
以新鲜香菇和奶粉为主要原料,经混合、造粒、干燥、整粒、压片等工序制备香菇风味奶片。以感官评分、片重差异、硬度和脆性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香菇风味奶片的配方中香菇粉、低聚异麦芽糖、葡萄糖和硬脂酸镁的用量。结果表明,香菇风味奶片的最佳配方为:奶粉100 g、香菇粉50 g、低聚异麦芽糖16 g、葡萄糖9 g、硬脂酸镁0.7%。用此配方制得的香菇风味奶片表面光滑,兼有香菇和牛奶风味的香菇奶片。与市售奶片相比,香菇风味奶片含有较高的粗蛋白和较低的粗脂肪,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素和黄酮类化合物,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为明确富士苹果的关键香气化合物以及干燥温度对富士苹果关键香气化合物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MS)技术结合电子鼻对富士苹果鲜样、50、60、70和80 ℃热风干燥苹果脆片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苹果鲜样和4种干燥样品共鉴定出64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酯类23种、醇类18种、醛类8种、烯烃类2种、酮类2种、内酯类3种、酸类1种、含硫化合物3种和杂环化合物4种。不同样品各类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鲜样香气化合物含量为397.059 mg/kg,不同温度热风干燥样品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64.189 mg/kg(50 ℃处理)、57.703 mg/kg(80 ℃处理)、32.124 mg/kg(70 ℃处理)、32.020 mg/kg(60 ℃处理)。气味活性值(odor-active value,OAV)分析表明,苹果鲜样与热风干燥样品共有关键香气化合物8种,分别为α-法尼烯(12746.11~1597.75)、2-甲基丁酸己酯(755.62~6.90)、己醇(2988.00~168.54)、1-辛烯-3-醇(53.12~12.08)、壬醛(1534.99~47.36)、反式-2-壬烯醛(1202.98~189.38)、芳樟醇(1264.30~212.75)和6-甲基-5-庚烯-2-酮(11.27~3.90)。除此以外,热风干燥样品独有的关键香气化合物包括2-甲基-1-丁醇(32.26~7.16)、3-甲基-4-庚醇(14.39~6.90)、苯乙醇(11.11~4.67)、辛醛(211.25~84.36)、3-羟基-2-丁酮(64.57~21.86)、3-甲硫基丙醇(13.52~5.88)和2-戊基呋喃(26.44~14.88)。电子鼻分析表明鲜样与热风处理苹果脆片香气轮廓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以对鲜样和脱水苹果脆片进行有效区分。综合考虑香气、能耗,相比于50 ℃热风处理,80 ℃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苹果片呈现热风脱水制品的特征性风味。因此,80 ℃热风干燥条件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