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87篇 |
免费 | 288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4篇 |
综合类 | 191篇 |
化学工业 | 853篇 |
金属工艺 | 142篇 |
机械仪表 | 160篇 |
建筑科学 | 280篇 |
矿业工程 | 71篇 |
能源动力 | 157篇 |
轻工业 | 320篇 |
水利工程 | 39篇 |
石油天然气 | 250篇 |
武器工业 | 37篇 |
无线电 | 44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50篇 |
冶金工业 | 247篇 |
原子能技术 | 54篇 |
自动化技术 | 4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106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124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173篇 |
2013年 | 256篇 |
2012年 | 214篇 |
2011年 | 254篇 |
2010年 | 207篇 |
2009年 | 227篇 |
2008年 | 218篇 |
2007年 | 219篇 |
2006年 | 220篇 |
2005年 | 200篇 |
2004年 | 138篇 |
2003年 | 120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116篇 |
2000年 | 122篇 |
1999年 | 132篇 |
1998年 | 121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4篇 |
197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一株具有转化油酸羟基化的微生物Bacillus pum ilus BD-12(记作BP BD-12),在摇瓶条件下分批深层培养,研究了菌株在以胰蛋白胨为主要氮源、葡萄糖为基本碳源的条件下对油酸(OA)的代谢特性,并对转化OA生成羟基脂肪酸的规律及产物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只有葡萄糖作碳源条件下,细胞生长良好,且无羟基脂肪酸生成,OA对菌株BP BD-12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用40 h细胞菌龄添加OA条件下其转化产物为ω-1、ω-2和ω-3-羟基脂肪酸,其转化率和羟基脂肪酸得率最大值分别达到63%和12.3%;通过气质联用方法对产物组分分析,其ω-1-羟基脂肪酸占总羟基脂肪酸的70%,细胞培养过程中未有其它羟基脂肪酸检出。因此,菌株BP BD-12是一株较理想的ω-1-羟基脂肪酸工业化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102.
采用膜错流过滤和新型的无菌灌装系统的消毒灭菌方法对无菌生啤酒的生产工艺进行设计 ,使整个生产工艺系统高效、优化运行 ,同时加强生产操作及卫生的管理 ,生产出色泽、品质优良、保质期长的无菌鲜啤酒 相似文献
103.
为了研究兜唇石斛发酵多肽Asp-Asp-Asp-Tyr(DDDY)、Asp-Tyr-Asp-Asp(DYDD)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抗炎活性。以合成的兜唇石斛发酵多肽为研究对象,采用噻唑蓝法筛选增殖活性最高的发酵多肽浓度,通过中性红吞噬实验和倒置显微镜观察发酵多肽对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分化形态变化,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中NO及细胞因子IL-1β、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量。结果表明:12.5、25、50和100 μg/mL四组质量浓度的发酵多肽对细胞无毒性并有增殖作用;100 μg/mL的DDDY和DYDD和1 μg/mL的LPS处理可以激活细胞,增强细胞吞噬能力,相对吞噬率为2.05%、1.97%和2.19%;构建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发现两种发酵多肽处理有效抑制细胞分化,使细胞恢复正常形态;抑制细胞NO分泌能力,100 μg/mL DDDY和DYDD处理组的NO分泌能力降低到LPS组的0.41倍和0.49倍;并且对抑炎细胞因子分泌能力的提高和促炎细胞因子的降低有显著效果,均表现出剂量反应关系。由此可知,DDDY和DYDD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具有抗炎作用,为后面探究发酵多肽的炎症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4.
该研究比较了二甲基二碳酸盐(Dimethyl Dicarbonate,DMDC)、中温及两者联合处理对荔枝原汁微生物及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枝原汁经DMDC或中温单独处理灭菌效果较差,联合处理组残留微生物最少,菌落总数、乳酸菌分别为0.41、0.36 lg CFU/mL,酵母菌和霉菌未检出;与新鲜荔枝汁相比,DMDC处理对荔枝原汁品质无影响,中温及联合处理组抗坏血酸和色泽无明显变化,总酚(总黄酮)分别增加了40.16%(7.16%)、38.01%(4.35%);铁离子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分别提高了15.55%(11.85%)、7.61%(3.71%),说明中温能促进酚类物质的释放,提高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荔枝原汁的∆E与Vc呈负相关,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黄酮呈正相关;聚类热图分析与感官评价表明,联合处理能促进风味物质的释放,且不会造成明显的蒸煮味;联合处理组在4 ℃贮藏21 d的菌落总数均小于100 CFU/mL。综上,中温联合DMDC处理对荔枝原汁微生物有较好的灭菌效果,且对品质无不良影响,4 ℃贮藏期可达21 d,该研究为高品质荔枝原汁产业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冷冻鲣鱼中产组胺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ctis’s鉴别培养基,初步筛选鲣鱼组织中的产组胺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初步分离菌株的产组胺能力。研究温度和pH因素对产组胺菌生长以及组胺产生的影响。通过生理生化、形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产组胺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两株产组胺菌,分别记为J2和J4。这两株菌在添加L-组氨酸的胰酶大豆肉汤里均能够产生组胺。菌株J2和J4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最适pH分别为7和6。菌株J2和J4产组胺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最适pH均为5,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组胺产生量最大值为12.47mg/L。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生长和产组胺特性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J2和J4均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08.
109.
纺织信息的网上检索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在网上检索纺织信息的几种方法和处理技术,为人们检索纺织信息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比较了丹参提取物(SMEC)、茶多酚、TBHQ、BHT等几种抗氧化剂在浓缩EPA和DHA中的抗氧化作用的强弱,表明,在相同浓度下,丹参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不如茶多酚、BHT及TBHQ,丹参提取物及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均随浓度的升高而加强,丹参提取物与BHT或TBHQ有阶同作用,共同使用可大大增强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