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446篇 |
免费 | 3718篇 |
国内免费 | 176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304篇 |
综合类 | 2878篇 |
化学工业 | 3079篇 |
金属工艺 | 1554篇 |
机械仪表 | 1838篇 |
建筑科学 | 1814篇 |
矿业工程 | 1100篇 |
能源动力 | 797篇 |
轻工业 | 2894篇 |
水利工程 | 910篇 |
石油天然气 | 770篇 |
武器工业 | 445篇 |
无线电 | 280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03篇 |
冶金工业 | 1693篇 |
原子能技术 | 362篇 |
自动化技术 | 36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483篇 |
2023年 | 483篇 |
2022年 | 1021篇 |
2021年 | 1247篇 |
2020年 | 905篇 |
2019年 | 667篇 |
2018年 | 700篇 |
2017年 | 774篇 |
2016年 | 746篇 |
2015年 | 1112篇 |
2014年 | 1388篇 |
2013年 | 1673篇 |
2012年 | 2079篇 |
2011年 | 2136篇 |
2010年 | 2172篇 |
2009年 | 1977篇 |
2008年 | 2033篇 |
2007年 | 2010篇 |
2006年 | 1719篇 |
2005年 | 1342篇 |
2004年 | 973篇 |
2003年 | 631篇 |
2002年 | 520篇 |
2001年 | 569篇 |
2000年 | 396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292篇 |
1997年 | 178篇 |
1996年 | 128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2篇 |
1977年 | 18篇 |
1976年 | 38篇 |
1959年 | 10篇 |
195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以远东拟沙丁鱼为原料,采用动物蛋白水解酶和风味酶联合水解,通过膜分离等工序制备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Sardinops sagax Polypeptide/SSP),测定其分子量的分布,以生化水平上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细胞水平上对小鼠B16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含量的抑制率为检测指标,研究SSP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SSP的重均分子量为1664 u,其分子量区间主要为500~3000 u;无论是在生化水平还是细胞水平上,SSP对酪氨酸酶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SSP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这一结果表明了SSP具有一定的美白功能,有望作为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萌发3 d的苦荞为实验材料,通过红光、黄光、绿光、白光、蓝光、紫外A(254 nm)、紫外C(365 nm)七种不同的光质处理萌发过程中的苦荞,研究了不同光质对萌发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以及与黄酮合成和降解有关酶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紫外、蓝光、白光、绿光、黄光和红光处理均可显著地增加苦荞芽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与暗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段紫外(UV-C)处理后,苦荞芽中总黄酮和芦丁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0.1%、40.9%,蓝光处理其次。同时,经光处理后,苦荞芽中黄酮类物质代谢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察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均显著升高,与总黄酮和芦丁含量呈现正相关。此外,苦荞萌发过程中,光处理可增加苦荞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35.1%,清除率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表明光处理可以通过增加苦荞芽中黄酮类物质含量进而提高苦荞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4.
煤矿井下是典型的低照度场景,为了解决一般摄像头在此环境下因特征提取不足导致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图像增强算法与多通道背景感知相关滤波器的低照度单目标跟踪器。采用增广拉格朗日方法来求解图像增强与目标跟踪的优化问题;提出采用目标区域光照均值判定方法来解决局部环境光源对目标亮度判别干扰的问题;设定亮度判据,实现单帧图像亮度判别与增强,保证了跟踪器在光照变化时提取目标特征的完好性。仿真实验验证了在暗光条件下,该跟踪器的跟踪准确度与重合度远高于一般的主流跟踪器。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跟踪器实时帧率可达40 Hz,平均跟踪重叠精度为81.6%,有效地解决了机器人采用普通摄像头在煤矿低照度环境下的目标跟踪问题。
相似文献25.
为了研究不同地区牦牛曲拉的品质特点,对各地区牦牛曲拉的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采集我国曲拉主产区的牦牛曲拉,对其吸光度、色度、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牦牛曲拉在有色物质含量、营养成分及氧化褐变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四川、新疆和西藏曲拉的有色物质含量均较少,色泽较好,其中西藏曲拉a*值和b*值最小,分别为3.4和31.3;云南、新疆、青海及甘肃等地曲拉的蛋白质含量都达到70%以上,且脂肪含量较低,营养品质较好;四川、新疆及藏南曲拉的过氧化氢值(POV)和硫代苯巴比妥酸值(TBARS)相对其他地区较低,氧化褐变较弱。在甘肃3个地区中,夏河曲拉在色泽和营养品质方面较好,碌曲曲拉的POV值和TBARS值在3个地区中最低,分别为0.46meq/kg和1.42mg/kg,其脂质过氧化程度较其他两地区弱,氧化褐变较低。因此,综合分析,四川、新疆、合作及夏河等地曲拉色泽较优,西藏、云南、新疆、青海及夏河等地曲拉营养品质较好,藏南、碌曲曲拉脂肪氧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26.
目的:HPLC法比较不同地区绞股蓝中人参皂苷Rb1、Rb3、Rd和绞股蓝皂苷XLIX、XVII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流速为0.8m 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结果:采自陕西沣峪口的绞股蓝样品中人参皂苷Rb1、Rb3和Rd的含量最高,约为1.625%,1.776%,0.892%;云南普洱样品所含的绞股蓝皂苷XLIX最高,约为1.75%;重庆北碚区-1的样品中XVII的含量最高,约为1.063%。结论:各地区绞股蓝样品中皂苷含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7.
为解决低渗透性中硬煤层顺层钻孔抽采半径影响范围较小、抽采效果较差等问题,研究了工作面顺层长钻孔超高压水力割缝技术。通过应力波效应研究了水射流破煤机理,分析了超高压水力割缝卸压增透原理,研制出工作压力达100 MPa的超高压水力割缝成套装置,实现了超高压状态下不退出钻杆的钻割一体化工艺和远程操作功能,考察了超高压水力割缝参数,形成了顺层钻孔超高压水力割缝工艺技术。现场试验得出:割缝钻孔平均单刀出煤量为0.32 t,等效割缝半径达1.51~2.08 m;割缝后钻孔瓦斯抽采浓度同比提高了1.44倍,瓦斯抽采纯流量提高了3倍,有效抽采半径为对比普通钻孔的3.6倍,钻孔施工时间缩短约30%,抽采达标时间缩短40%左右。应用表明,采用超高压水力割缝增透技术后,煤层的透气性明显改善,达到了快速卸压增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琯溪蜜柚果汁酚类成分的含量,并研究了吸附脱苦对琯溪蜜柚果汁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琯溪蜜柚果汁中含有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芸香苷和柚皮苷等六种酚类物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琯溪蜜柚果汁中酚类物质,它们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5.0%10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0.48%2.9%之间。经XAD-16树脂吸附脱苦后,柚汁中的香豆酸、阿魏酸、芸香苷等三种酚类成分已检测不到,而绿原酸、柚皮苷和咖啡酸的损失率分别为97.2%、93.5%、87.9%,说明树脂吸附脱苦导致琯溪蜜柚汁中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芸香苷和柚皮苷等六种酚类物质含量严重降低。 相似文献
29.
为确定KMR-3菌株的分类地位,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为了提高其红色素产量,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分离到的KMR-3菌株为供试材料,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生物学分类鉴定。以LB液体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通过优化其不同组分(蛋白胨,酵母膏和NaCl)及含量以提高红色素产量。结果表明:KMR-3菌株归属为粘质沙雷氏菌,该菌株产红色素的最佳培养基为5g/L胰蛋白胨和1%甘油,pH5.0,温度28℃;该条件下,色素产量是基础培养基的13.4倍。该培养基蛋白用量少,促进粘质沙雷氏菌产生大量红色素,为其大规模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以巴美肉羊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不同部位肌肉(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冈上肌)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和糖酵解潜力,研究了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差异,分析了肌纤维特性和糖酵解潜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三个部位肌肉的肌纤维中以ⅡB型肌纤维为主。Ⅰ型、ⅡA型肌纤维在背最长肌中含量最少,股二头肌中次之,冈上肌中最多。ⅡB型肌纤维与之相反。Ⅰ型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在三块肌肉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冈上肌中的ⅡA型肌纤维的直径和横截面积显著大于其他两个部位(p<0.05),背最长肌中的ⅡB型肌纤维的直径和横截面积小于其他两个部位(p<0.05)。背最长肌的糖酵解潜力值显著高于股二头肌和冈上肌的(p<0.05)。糖酵解潜力与Ⅰ型、ⅡA型肌纤维个数比例和面积比例成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ⅡB型肌纤维数量比和面积比成显著的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