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47篇
电工技术   109篇
综合类   83篇
化学工业   154篇
金属工艺   225篇
机械仪表   64篇
建筑科学   73篇
矿业工程   68篇
能源动力   39篇
轻工业   140篇
水利工程   26篇
石油天然气   123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1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8篇
冶金工业   44篇
原子能技术   32篇
自动化技术   3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Layered LiNi1/3Co1/3Mn1/3O2 was synthesized by a citric acid assisted solid-state method.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LiNi1/3Co1/3Mn1/3O2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XRD analysis indicated the as-synthesized LiNi1/3Co1/3Mn1/3O2 was with the layered α-NaFeO2 structure. The discharge capacity was about 154 m·Ahg???1 at 0·1 °C rate in the range of 2·0–4·5 V. The kinetics of the LiNi1/3Co1/3Mn1/3O2 materials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galvan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 (GITT) method. The lithium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the LiNi1/3Co1/3Mn1/3O2 was determined in the range of 10???8??? 10???9 cm2· s???1 as a function of voltage of 3·7?4·5 V.  相似文献   
72.
罗松  郑琼彬  揭晓华 《表面技术》2016,45(10):34-39
目的在碳钢表面制备阳极氧化膜,探讨阳极氧化膜的成分组成。方法采用恒电流阳极氧化法在含0.1 mol/dm~3 NH_4F和0.5 mol/dm~3 H_2O的乙二醇电解液中,于45#钢表面制备阳极氧化膜。通过SEM、EDS、XPS、Raman、IR、动电位极化测试等技术手段表征所制备的阳极氧化膜。结果所获阳极氧化膜外观为黄色。电流密度为1 A/dm~2时,氧化膜局部区域出现彩虹色;电流密度为1.5 A/dm~2时,氧化膜颜色较均匀。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氧化膜颜色变深。阳极氧化膜表面具有特征图案。EDS分析发现,阳极氧化膜中存在Fe、O、C。XPS分析进一步表明,阳极氧化膜中还含有F元素。Fe2p XPS谱的各项数据均与α-Fe_2O_3的较为吻合。拉曼分析表明,电流密度为1.5 A/dm2的阳极氧化膜的拉曼光谱的峰的数量多于电流密度为1 A/dm~2的。所有氧化膜的拉曼光谱均在1400 cm~(-1)附近有峰出现,此峰对应于α-Fe_2O_3。700 cm~(-1)处的峰对应于FeOOH。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有阳极氧化膜的红外光谱波形一致,在700~400 cm~(-1)之间出现振动,540、514、482 cm~(-1)附近的吸收峰归属于Fe_2O_3的振动带,604、672 cm~(-1)的吸收峰归属于FeOOH。极化测试表明,经阳极氧化处理后,自腐蚀电位上升,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结论碳钢能够在乙二醇体系电解液中生成黄色阳极氧化膜。电流密度和氧化时间对膜的颜色有影响。膜表面具有特征图案。阳极氧化膜主要含Fe、O、F等元素。Fe元素以Fe(Ⅲ)的化学态形式存在于阳极氧化膜中。阳极氧化膜中氧化物主要为α-Fe_2O_3,FeOOH也存在其中。阳极氧化处理后的试样的耐蚀性较处理前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73.
采用特殊设计的专用脉冲电源液中放电表面强化设备,以硬质金属Zr为电极、45号钢为基体,进行了放电沉积ZrC陶瓷涂层的强化试验.研究了电参数、放电时间与涂层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强化层形貌、物相结构及强化层的耐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强化层主要成分是ZrC;单个脉冲能量越大,形成的强化层就越厚;当放电时间超过25min时,强化层厚度基本不再增加;强化层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74.
总结归纳了各种制备方法所具有的特点,分析研究了非金属矿物的特性和环境效应。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微波法制备非金属矿物——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方法,获得功能性纳米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75.
梁娟  樊武厚  韩丽娟  吴晋川  蒲宗耀 《印染》2021,(1):50-53,64
以自制的带疏水链的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反应法,合成出一种无有机溶剂的疏水缔合型乳液聚合印花增稠剂,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自制疏水缔合乳液聚合增稠剂的碱增稠能力和耐电解质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76.
单片机技术在时间继电器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时间继电器延时参数的测试,单片机测试框图以及软件流程。另外对检测的外围线路以及对在检测过程中的电磁兼容EMC问题也进行了相关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77.
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防误操作实现方法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防误操作已成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必要功能。文中阐述了一种在监控后台用脚本语言编写五防规则,在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安装脚本引擎,下装五防规则库到装置,从而实现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防误操作的方法。详细描述了脚本语言和脚本编译器的设计方法,在监控后台实现五防规则的编译和安全测试。  相似文献   
78.
用控件技术构建军事模拟系统可以随时进行组件的拆卸、更换、升级,实现新功能方便,是军事模拟系统发展的趋势。机动能力评估模型的建立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和控件技术,经历了OOA、OOD、OOP三个阶段完成,具有维护更新方便、用户操作方便、网络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9.
李强  介万奇  傅莉  汪晓芹  查钢强  杨戈 《功能材料》2006,37(4):630-631,634
对不同腐蚀、钝化表面处理的CZT晶片与Au接触的I-V特性进行了研究.用XPS分析了钝化前后CZT晶体表面成分,发现钝化后CZT晶片表面形成厚度为3.1nm的TeO2氧化层.用Agilent 4339B高阻仪进行未腐蚀、腐蚀与腐蚀钝化的CZT晶片I-V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腐蚀和腐蚀钝化均能不同程度提高Au/p-CZT接触的势垒高度,相应地减小了漏电流.  相似文献   
80.
王泽温  介万奇  李宇杰  谷智 《功能材料》2006,37(8):1232-1234,1238
采用范德堡法分别在77K和室温下对多个Hg1-xMnxTe晶片的电学性能进行了测量,发现部分晶片在77K下的导电类型为p型,而在室温下却为n型.通过理论分析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分析表明:Hg1-xMnxTe晶片中电子迁移率与空穴迁移率的比值较大和Hg1-xMnxTe的禁带较窄是造成晶片导电类型转变的主要原因.对所测其它电学参数的理论分析表明范德堡法不适合用于Hg1-xMnxTe晶片室温时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的测量,但仍可用其对晶片室温时的电阻率和霍尔系数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