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904篇 |
免费 | 18297篇 |
国内免费 | 1302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377篇 |
综合类 | 16125篇 |
化学工业 | 17535篇 |
金属工艺 | 10333篇 |
机械仪表 | 10796篇 |
建筑科学 | 11294篇 |
矿业工程 | 5871篇 |
能源动力 | 3945篇 |
轻工业 | 18079篇 |
水利工程 | 5493篇 |
石油天然气 | 4575篇 |
武器工业 | 1961篇 |
无线电 | 1628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008篇 |
冶金工业 | 5826篇 |
原子能技术 | 2998篇 |
自动化技术 | 237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60篇 |
2023年 | 2475篇 |
2022年 | 5981篇 |
2021年 | 7608篇 |
2020年 | 5586篇 |
2019年 | 3734篇 |
2018年 | 3972篇 |
2017年 | 4602篇 |
2016年 | 4092篇 |
2015年 | 6628篇 |
2014年 | 8486篇 |
2013年 | 9855篇 |
2012年 | 12287篇 |
2011年 | 12626篇 |
2010年 | 12661篇 |
2009年 | 11976篇 |
2008年 | 12563篇 |
2007年 | 12353篇 |
2006年 | 10321篇 |
2005年 | 8672篇 |
2004年 | 6336篇 |
2003年 | 4097篇 |
2002年 | 3863篇 |
2001年 | 3733篇 |
2000年 | 2927篇 |
1999年 | 1060篇 |
1998年 | 300篇 |
1997年 | 238篇 |
1996年 | 180篇 |
1995年 | 139篇 |
1994年 | 95篇 |
1993年 | 133篇 |
1992年 | 88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74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39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28篇 |
1980年 | 52篇 |
1979年 | 25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7篇 |
1959年 | 25篇 |
1951年 | 3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91.
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 ,NoC)作为解决片上系统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测试技术是NoC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设计针对NoC系统中SRAM存储器模块,研究了SRAM的故障模型,建立了片上网络通信架构的功能模型,复用片上网络作为测试存取路径,设计完成了基于M arch C+算法的BIST电路设计。该方案采用Verilog语言完成设计,并且在基于FPGA的NoC系统平台上实现了对SRAM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面积开销增加较小的情况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覆盖率。 相似文献
992.
提出了一种带氧化槽的双栅体硅LDMOS结构(DGT LDMOS).在漂移区中引入一个氧化槽,在该槽上形成埋栅,同时形成一个槽栅.首先,双栅形成双导电沟道,减小了比导通电阻;其次,氧化槽折叠了漂移区,这不仅调制了电场的分布,而且提高了漂移区的优化浓度,有效提高了击穿电压,降低了比导通电阻.采用二维数值仿真软件MEDICI,对器件参数进行仿真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体硅LDMOS(SG LDMOS),该结构的比导通电阻下降了56.9%,击穿电压提高了82.4%.在相同尺寸和击穿电压下,相对于单槽栅体硅LDMOS(SGT LDMOS),DGT LDMOS的比导通电阻下降了35.4%. 相似文献
993.
以设计输出电流为700 mA,静态电流为50μA,芯片面积为1.5 mm×2.0 mm的LDO线性稳压器为目标,提出的LDO电路利用基准电路的输出直接作为芯片的输出,用基准电路所固有的跨导放大器对输出进行检测并反馈至单级放大器,放大后输出至功率管的基极,控制功率管输出额定的电压和电流。无需冗余的误差放大器,使得环路补偿极为简单,不存在传统LDO的补偿难题。在电路上把传统LDO电路所需各个模块的功能糅合到了一个较为简单的电路中,大大减小了芯片面积,并且减小了静态电流。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2μm 36 V Bipolar工艺生产实现,流片后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实现了大电流,微功耗,小体积的特性。 相似文献
99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佳地区佳木河组二段一砂组致密砾岩储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试油气结果不理想,储层“甜点”区分布规律不清。基于录测井、分析化验以及叠前三维地震等多种资料,建立地质“甜点”与工程“甜点”判别参数,揭示“甜点”特征与采气能力相关关系,优选“甜点”表征参数,进行储层“甜点”预测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佳地区佳木河组二段一砂组储层为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的致密砾岩储层,渗流条件整体偏差。致密砾岩储层脆性指数普遍大于60%,储层可压性好,更容易获得高产。“甜点”区储层具有低伽马值、高电阻率、低密度、低中子孔隙度、高声波时差值、较高孔渗,高含气饱和度,低纵横波速度比、低波阻抗以及脆性指数值较高的特征。依据储层综合评价分类特征结合纵横波速度比、孔隙度及脆性指数参数反演结果识别刻画2类“甜点”区分布范围,其中Ⅰ类“甜点”区分布在扇三角洲内前缘相带中的中佳7—新光1井区,总面积达50 km2;Ⅱ类“甜点”区主要分布于中佳7—新光1井区外围区,面积达48 km2。部署在Ⅰ类“甜点”区的ZJHW201井获得日产70×104 m 相似文献
995.
贵州温水村剖面发育有一套完整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为厘清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岩相类型,明确不同岩相形成环境特征,通过采集25块该剖面页岩样品,进行岩石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总有机碳含量(TOC)测定及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划分出温水村剖面下寒武统页岩的岩相类型,并明确了该层位页岩的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特征,建立了沉积模式。根据TOC值、沉积构造和矿物组成,同时考虑岩石脆性特征,共划分出9类页岩岩相:①富有机质块状强脆性硅质细粒岩;②富有机质纹层状强脆性硅质页岩;③高有机质块状强脆性硅质细粒岩;④高有机质纹层状强脆性硅质页岩;⑤高有机质块状中等脆性硅/黏土混合质细粒岩;⑥中有机质块状强脆性硅质细粒岩;⑦中有机质纹层状强脆性硅质页岩;⑧低有机质块状强脆性硅质细粒岩;⑨低有机质纹层状中脆性硅/黏土混合质页岩。其中,前5类页岩相形成于深水缺氧、暖湿型气候和以低温热水沉积作用为主的环境,初级生产力和古盐度较高,有机质富集受控于古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力、古盐度、古水深、暖湿型气候和热液活动,而其他岩相有机质富集则不受热液活动影响,沉积环境初级生产力和古盐度有所下降;建立了一个受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力、古盐度、热液活动及暖湿型气候影响的深水陆棚相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水热共沉淀法和原位氧化还原法制备MnOx/MgAl类水滑石(Mg3Al1-LDHs)催化剂,以水玻璃作为黏结剂将其负载到铝蜂窝上,用于室温下去除甲醛。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MnOx/Mg3Al1-LDHs具有典型类水滑石结构,大量结合水和羟基; MnOx为δ-MnO2和Mn3O4的混合物,具有高比例Mn4+/Mn3+和丰富的吸附氧。实验结果表明:室温(25 ℃,相对湿度60%)下反应4 h后,MnOx/Mg3Al1-LDHs催化剂可将甲醛质量浓度由1.30 mg/m3降至0.10 mg/m3以下,且经过8次和连续15 d实际测试,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甲醛去除效果。MnOx/Mg3Al1-LDHs催化剂最佳负载量(质量分数)为5%,风扇最佳功率为10 W,空气中湿度对甲醛去除效果影响较小,该催化剂具有较强水分抵抗能力,反应温度提升会较大程度提高甲醛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