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35篇 |
免费 | 3457篇 |
国内免费 | 177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503篇 |
综合类 | 2728篇 |
化学工业 | 3079篇 |
金属工艺 | 1941篇 |
机械仪表 | 1852篇 |
建筑科学 | 2209篇 |
矿业工程 | 1046篇 |
能源动力 | 662篇 |
轻工业 | 3123篇 |
水利工程 | 799篇 |
石油天然气 | 859篇 |
武器工业 | 455篇 |
无线电 | 257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65篇 |
冶金工业 | 1109篇 |
原子能技术 | 353篇 |
自动化技术 | 36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478篇 |
2023年 | 509篇 |
2022年 | 963篇 |
2021年 | 1241篇 |
2020年 | 853篇 |
2019年 | 618篇 |
2018年 | 686篇 |
2017年 | 749篇 |
2016年 | 712篇 |
2015年 | 1110篇 |
2014年 | 1473篇 |
2013年 | 1718篇 |
2012年 | 2280篇 |
2011年 | 2305篇 |
2010年 | 2155篇 |
2009年 | 2138篇 |
2008年 | 2145篇 |
2007年 | 2167篇 |
2006年 | 1812篇 |
2005年 | 1457篇 |
2004年 | 976篇 |
2003年 | 658篇 |
2002年 | 593篇 |
2001年 | 531篇 |
2000年 | 418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在挠曲电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光照对ADS模式TFT-LCDFlicker漂移的影响。首先研究了正常点灯下Flicker漂移情况,然后测试了不加背光和降低背光亮度下的Flicker漂移,最后研究了光照panel一段时间后Flicker漂移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光照使Cell盒内产生了离子,驱动信号电压存在时液晶发生极化,产生的\"力\"吸附离子,从而形成了直流偏压,产生了Flicker漂移。降低光照强度Flicker漂移程度减弱。利用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对显示器整体设计和品质的改善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2.
针对室内移动机器人在智能服务任务中难以获得复杂环境语义的问题,通过设计云端语义库,实现基于语义获取框架的机器人语义地图构建,使机器人不仅掌握面向导航的环境几何描述,而且获得了复杂环境下基于丰富语义库的含物品关联归属关系的语义地图,解决了语义地图构建过程中语义信息添加可靠性低、地图更新存在误差及扩展性不足等问题.首先给出了一种语义库构建方案,基于支持向量机实现语义库分类形成子语义库,在子语义库基础上基于网络文本分类来提取关键特征点形成特征模型库,通过语义分类列表整合子语义库实现物品查询.其次,论述了面向智能服务任务的云端语义地图实现,基于多尺度图像分割与视差图分析,设计标注库与归属库描述物品关联归属关系.最后进行了有关语义地图构建及语义库分类效率的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3.
极间距对6061 铝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改变极间距来控制膜层在试样表面的局部生长。方法通过改变阴极面积来营造均匀与非均匀的电场环境。分别进行微弧氧化试验,根据时间-电压曲线、弧光放电现象、膜层厚度分布等,分析了非均匀电场环境下,极间距对6061铝合金微弧诱发和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非均匀场强下,极间距从2 mm增大到50 mm时,终止电压先从550 V降低到450 V,随后又逐渐上升到650 V;微弧诱发时间从10 s增加到310 s后,又减小到90 s;中心区域膜层厚度从7.5μm减小到1.5μm,后又增加到4μm,边缘区域的厚度则从0μm缓慢增加到4μm。微弧氧化在较小极间距的情况下,极间距的增大会降低反应速率和提高膜层的均匀性。结论极间距的变化会对膜层的生长速率、膜层厚度以及膜层的形貌特征产生很大影响。通过调整合适的极间距可以控制膜层的生长区域,实现膜层的局部优先生长。 相似文献
934.
线接触弹流中弹性变形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弹流润滑中弹性变形量的计算方法,针对5种线接触弹性变形量计算方法,求解Hertz压力分布、三角形压力分布和均匀压力分布下的线接触弹性变形量,比较评价5种计算方法的优越性。研究发现,张鹏顺的方法将奇异点单独处理,黄平的方法避开奇异点,2种方法都能得到很小的中心变形误差、数据波动和极值之差;OKAMURA以更简单的方式避开了奇异点,但数据波动和极值之差较大;EVANS的微分法能得到更精确的中心变形量;FFT法的精确度要低于其他4种方法。5种方法在计算原理、计算量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上各有特点,在线接触弹性流体润滑计算中都能得到合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5.
岩体热力耦合下破坏机制及响应特征是防治与治理灾害发生的理论基础,也是高放射性核废料深地层处置关注的重要问题。细观尺度下,基于北山花岗岩单轴拉伸实验,考虑3种不同耦合路径,对比分析试样破坏区域SEM图像,揭示细观破坏特征。并利用数值仿真,建立细观模型,分析了热开裂特征及能量变化规律。进而指出裂纹拓展数量与角度关系,同时分析了微裂纹空隙率与应力、角度关系。主要结果表明:不同耦合路径下裂纹扩展细观特征迥异,演化顺序迥异,耦合路径与非均质性对裂纹细观特征变化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36.
937.
分析了各地的16种烘焙咖啡豆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研究了各地咖啡豆香气成分的差异性。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各样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咖啡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检测,对数据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不同产地的咖啡在中度烘焙的条件下,香气成分基本相似,含量较高的成分如:2-甲基吡嗪、糠醇、5-甲基呋喃醛、2-乙基-5-甲基吡嗪、2-乙基-3,5-二甲基吡嗪等,成分的含量有差别。经过聚类分析可以看出,用咖啡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反映不同产地咖啡香气上的相似性。对咖啡的挥发性成分的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5个主成分可以用来解释咖啡的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938.
目的对香菇多糖提取过程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在提取香菇多糖过程中使用络合以及混凝吸附的方法对香菇多糖粗提液进行处理,去除重金属镉(Cd),并对去除过程中p H值、试剂浓度以及KMn O4预氧化的作用进行了调查。结果香菇多糖提取过程中重金属镉的去除的工艺为:使用0.5 mg/L KMn O4预氧化30 min,在p H 10.0条件下使用络合剂25 mmol/L EDTA和25 mmol/L柠檬酸钠以及混凝剂50mg/L活性炭处理1 h;此工艺下香菇多糖中Cd的去除率高达96.3%。结论本研究为香菇以及其他食材、药材中重金属污染的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9.
多样与统一的多形态标志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究多形态标志的特征及设计策略。方法以视觉心理学、视知觉构成、平面美学等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结合当前最新案例,从多个角度对当下多形态标志设计的新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结论统一与多样并存的多形态标志是现代平面设计领域中的典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对象,具有较强的特指性、针对性和系列性,能够给受众带来趣味感。 相似文献
940.
目的模拟苯酚(Phenol)、2,6-二异丙基萘(2,6-DIPNs)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3种有机污染物穿过纸张向所包装食品迁移的过程,同时测定以上3种有机污染物在纸张与空气之间的分配系数(Kp,a)。方法根据纸张具有孔隙结构的特点,引进线性阻滞系数(Rm)的概念对菲克第二定律(Fick′s law)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迁移方程解与迁移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有机污染物在纸质包装材料中的扩散系数(Dp)值。结果在75℃与100℃的条件下,Dp值的数量级介于10-5~10-4之间,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符合。结论与Dp一样,Rm也是描述纸质包装材料中有机污染物迁移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