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024篇
  免费   59529篇
  国内免费   41098篇
电工技术   45622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55175篇
化学工业   62401篇
金属工艺   34628篇
机械仪表   35795篇
建筑科学   38959篇
矿业工程   21482篇
能源动力   13328篇
轻工业   54941篇
水利工程   17169篇
石油天然气   17421篇
武器工业   8013篇
无线电   534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705篇
冶金工业   18850篇
原子能技术   8230篇
自动化技术   74499篇
  2024年   2401篇
  2023年   8220篇
  2022年   19992篇
  2021年   25795篇
  2020年   18355篇
  2019年   12724篇
  2018年   13252篇
  2017年   15149篇
  2016年   13597篇
  2015年   22595篇
  2014年   28102篇
  2013年   33204篇
  2012年   42474篇
  2011年   43992篇
  2010年   41917篇
  2009年   40405篇
  2008年   41115篇
  2007年   39920篇
  2006年   34340篇
  2005年   27653篇
  2004年   20209篇
  2003年   13556篇
  2002年   12642篇
  2001年   11539篇
  2000年   8928篇
  1999年   3443篇
  1998年   1057篇
  1997年   798篇
  1996年   621篇
  1995年   514篇
  1994年   426篇
  1993年   431篇
  1992年   352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159篇
  1987年   131篇
  1986年   114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93篇
  1980年   159篇
  1979年   86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91篇
  1951年   10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江河湖海疏浚工程对于拓展和保障航运安全、促进生态恢复、维护/改善远海岛礁环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在绞吸和耙吸疏浚船上,多采用射线密度计及电磁流量计对输泥密度、产量等进行在线计量,并作为实现疏浚系统自动控制的重要参量.由于射线密度计潜在的人员健康、公共安全和环保风险,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放射源的有序退出机制.电阻层析成像使用安装于管壁的电极阵列获得管道内流体的电导率分布,进而推导出管道内的泥浆密度,具有无辐射、全场测量及实时可视化的优点.电阻层析成像测量系统经过特殊设计,可适应从内陆淡水到海水的巨大电导率变化.初步测试表明,电阻层析成像测量数据与射线密度计具有良好一致性,具备了作为在线泥浆密度测量的可行性.此外,ERT可提供实时的流动成像,对于提高对疏浚管道监测能力和降低堵管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2.
将环隙式离心萃取器(ACCs)与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ESI-TOF-MS)相结合,在线监测了回收过程中的钨萃取行为(宏观)和钨形态的转化路径(微观),发现宏观萃取反应和微观离子形态转化同时发生并相互补充。伯胺N1923萃取钨在144 s内即可达到萃取平衡,萃取率高达98%以上,同时,酸钨比n(H)/n(W)是一个关键变量,当酸钨比n(H)/n(W)=2.4时,全流程钨回收率超过93%。最后,得到了基于钨形态监测的萃取机理,同时,减少原料液中W1含量,增加W10含量,可有效提高钨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143.
针对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注采过程中储层物性参数影响因素不明确、注采能力不对称的问题。基于相国寺储气库井下连续油管试井测试结果,提出储气库注气期“温降效应”、“变表皮效应”的概念,分析了储气库注采过程中温降效应、变表皮效应以及储层应力敏感对注采的影响。通过气藏型储气库注气期试井分析技术,研究各因素在试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以及对试井解释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相对于采气期试井测试,注气期测试得到的储层物性参数具有同样的参考价值;②储气库温降效应对于试井解释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在不同注采运行周期内,变表皮效应以及应力敏感效应影响差异较大;③编制储气库注采运行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变表皮效应与应力敏感的影响,在不同注采运行周期内开展试井测试获取准确的储层参数值。研究成果为储气库试井测试与解释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4.
0.5 at.% Cr:ZnGa2O4 precursor was synthesized by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nitrates as raw materials, using ammonium carbonate as the precipitant. Low-agglomerated Cr:ZnGa2O4 powders with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43 nm were obtained by calcining the precursor at 900℃ for 4 h. Using the powders as starting materials, 0.5 at.% Cr:ZnGa2O4 ceramics with an average grain size of about 515 nm were prepared by presintering at 1150℃ for 5 h in air and HIP post-treatment at 1100℃ for 3 h under 200 MPa Ar. The in-line transmittance of 0.5 at.% Cr:ZnGa2O4 ceramics with a thickness of 1.3 mm reaches 59.5% at the wavelength of 700 nm. The Cr:ZnGa2O4 ceramics can be effectively excited by visible light and produce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at 700 nm. For Cr:ZnGa2O4 transparent ceramics, the brightness of afterglow was larger than 0.32 mcd/m2 after 30 min, which is far superior to that of Cr:ZnGa2O4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powders.  相似文献   
145.
146.
通过对荔浦市境内碳酸盐岩区岩质崩塌及该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总结了岩质崩塌的规模、发育高度、控制结构面等发育特征,分析了岩质崩塌形成条件,并判断岩质崩塌的失稳运动特征。本文以一处危岩为例,用无人机进行三维扫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及预测其失稳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147.
自动化实体描述生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知识图谱的应用价值,而流畅度高是实体描述文本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该文提出使用知识库上多跳的事实来进行实体描述生成,从而贴近人工编撰的实体描述的行文风格,提升实体描述的流畅度。该文使用编码器—解码器框架,提出了一个端到端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编码多跳的事实,并在解码器中使用关注机制对多跳事实进行表示。该文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线模型相比,引入多跳事实后模型的BLEU-2和ROUGE-L等自动化指标分别提升约8.9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8.
面对电信承载网连接的日益增长的海量终端设备,运营商需要结合网络拓扑对终端设备产生的数据进行高效的汇聚统计、异常分析、故障定位处理等操作。针对已有系统存在的操作困难、分析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与实现了一个面向电信承载网的高效监控系统,提供实时与离线数据分析和多维可视化分析的能力。对网管、认证、终端等系统及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存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拓扑相关性和时间序列方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实现基于动态阈值控制的异常实时告警、定位等操作,并提供多维度可视化分析对网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优异,具有良好交互性,能较好地满足承载网运维人员业务分析需求。  相似文献   
149.
本文通过分析电抗器因制造工艺导致少匝和极限工艺偏差时600Hz损耗,提出高频损耗可作为电抗器制造缺陷的检测手段及其适用范围,并以600Hz的实测损耗与理论损耗之比是否超过1.5作为判据,以同组任两台损耗之比是否超过1.5作为辅助判据,同时列举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0.
赵鑫 《现代矿业》2019,35(9):92-94
山西某矿5308底抽巷在掘进过程中速度慢、效率低,直接影响工作面的瓦斯抽采,为了改善上述情形,对炮孔间距进行研究。通过使用ANSYS软件对不同炮孔间距下快速掘进效果的模拟分析,并经现场验证,得出了适应该矿的最佳炮孔间距。结果表明:炮孔间距为500 mm时,爆破产生裂隙发育范围和岩石损伤区域都最大,快速掘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