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53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9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技术与工艺的研发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圣桃  付兵  项利  成国光 《钢铁》2013,48(3):1-8
 采用节能、环保、经济型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来制造高磁感取向硅钢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大取向硅钢生产厂的研发热点。总结了国内外各大钢铁企业与研究机构采用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开发及应用情况,概括了传统流程实现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的方法。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与双辊薄带连铸等短流程工艺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发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技术与工艺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52.
分析了9%Ni钢(/%:≤0.10C、≤0.35Si、0.30~0.80Mn、≤0.005S、≤0.008P、8.5~10.0Ni、≤0.10Mo、≤0.10Al)200~220 mm板坯连铸试生产中出现的结晶器液面结壳、铸坯表面网裂纹产生原因,对连铸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液相线温度偏差是导致9%Ni钢液面结壳的主要原因,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实测数据建立了新的液相线温度计算公式,得出试验的9%Ni钢的液相线温度,在钢水过热度为10~30℃时能较好地满足板坯的连铸要求。通过控制[N]≤25×10-6,[Al]≤0.03%,二冷比水量由0.6L/kg降至0.4L/kg,使9%Ni钢连铸顺行,铸坯内部和表面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53.
钛高强钢具有成本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添加钛易诱发板坯裂纹缺陷。针对wTi=0.1%的高强钢板坯火焰切割裂纹问题,采用ANSYS模拟了板坯火焰切割的过程及随后的温度变化,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板坯裂纹形貌及组织、用热膨胀仪测定了wTi=0.1%的高强钢的温度-膨胀曲线,从板坯火焰切割后相变的角度探讨了裂纹形成原因。结果表明, wTi=0.1%的高强钢板坯火焰切割后,距切割面30mm以内冷却速度可达10℃/s以上,冷却速度快使板坯产生贝氏体和马氏体相变,导致了板坯火焰切割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54.
RH脱硫概述     
为满足超低碳钢生产对低硫含量的要求,近年来开发了RH真空处理装置通过喷吹粉剂或在真空室添加脱硫剂脱硫的新方法.阐述了RH真空脱硫的主要方法以及RH真空脱硫工艺对脱硫剂的要求,分析了RH真空脱硫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讨论了脱硫机理、脱硫渣系的选择及组成、电工钢转炉渣改性脱硫等问题,展望了RH脱硫工艺和脱硫剂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5.
根据新余钢铁集团公司第二炼钢厂的精炼渣循环利用数据,分析了热态精炼渣补加石灰后脱硫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熔渣碱度为2~3的热态精炼废渣仍具有一定的硫容量,通过补加一定量的石灰可提高其脱硫能力。现场试验表明,向熔渣碱度为2~3的热态精炼渣中补加3~4kg/t的石灰,并加一定量的萤石,脱硫率达到80%以上;并对循环利用的精炼渣进行XRD及EDS物相分析,利用矿相显微镜查看循环利用后的渣的形貌变化,通过分析发现循环利用两次的热态渣岩相种类基本不变,主要为C2S、C3S、C2A、CA,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钙铝酸盐增多,熔渣混合状况得到改善。热态精炼渣的循环使用的意义不仅在于节约了成本而且降低了对环境污染的危害。  相似文献   
56.
采用EBSD检测技术,分析了50W800无取向电工钢在重要生产工序间织构的演变以及织构沿带钢宽度方向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热轧板织构沿带钢宽度方向上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表层织构。带钢边部表层织构主要由旋转立方织构、α纤维织构以及少量的γ纤维织构组成,带钢宽度1/4处的表层织构主要存在高斯织构,带钢宽度1/2处的表层织构主要为(110)面织构以及少量的铜型织构。各处的带钢宽度1/4处和1/2处的织构类型基本一致,都以α纤维织构和旋转立方织构为主。冷轧后,各处的表层织构类型差异较小,均为γ纤维织构和α纤维织构。由板宽边部至中心处织构强度值逐渐降低。退火后,各处织构的组分基本一致,为较强的γ纤维织构和较弱的(100)面织构。各处织构强度值差异较小,变化趋势与冷轧板一致。  相似文献   
57.
针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结合"获得抑制剂法"所制备的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通过热力学计算研究了AlN与MnS在连铸与均热过程中的析出规律与行为。计算结果表明,连铸过程中AlN在凝固后的高温α相中便可能析出,而MnS仅可能在凝固后的α+γ两相区内析出。钢中AlN与MnS在均热过程中均处于部分固溶与部分析出的状态。后续高温渗氮处理后初次晶粒的异常长大并不明显,表明渗氮处理前钢中固有抑制剂的数量相对充足。  相似文献   
58.
高磁感取向硅钢(Hi-B)中AlN抑制剂的固溶析出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IN主要作为Hi-B钢生产的抑制剂来抑制初次晶粒的长大,促进二次再结晶.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Hi-B钢中AIN抑制剂固溶析出行为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9.
采用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制备了厚度为2.4mm的3.98%Si-0.71%Al无取向硅钢带,经常化、冷轧、不同温度退火后,对其显微组织、析出物、织构和磁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退火板晶粒尺寸增大,组织均匀性提高;退火板析出物主要是AlN和MnS与AlN复合析出物,尺寸较粗大,达0.5~2.5μm;退火板织构沿厚度方向变化明显,表层和1/2层存在较强的{100}织构,1/2层还存在较强的{111}织构,1/4层主要是{112}织构;随退火温度的升高相应的铁损和磁感应强度均降低。  相似文献   
60.
对于高品质耐候桥梁钢,不仅需要优良的低温冲击性能,而且对其耐腐蚀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了钙处理工艺对耐候桥梁钢低温冲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钙处理工艺相比,采用改进后钙处理工艺提高了钢水中钙的收得率,使钙处理过程更充分,得到了低温冲击性能更好的试验钢板,与原钙处理工艺相比,试验钢的冲击功在-20 ℃时提高了5.3%、-40 ℃时提高了7.5%。同时,与普通Q420qE钢对比,钙处理工艺Ⅱ将相对腐蚀率从43.50%提高到32.40%,加速腐蚀试样锈层纹理清晰,致密性相对较高,XRD分析显示,锈层中α-FeOOH结晶相质量分数达到91.8%,耐腐蚀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