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53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0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取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拉伸、冲击试验机对板厚60 mm的14Cr1MoR热轧钢板正火+回火态和模拟焊后态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阶段控轧与两阶段控轧的钢板相比,终轧温度高,轧后冷却速度慢,钢板铁素体晶粒尺寸粗大,珠光体含量多;钢板的强度低,伸长率高,冲击性能低。两阶段控轧的钢板经655℃保温3 h模拟焊后热处理,屈服强度下降44 MPa,抗拉强度下降24 MPa,冲击吸能能量降低;模拟焊后保温时间延长到12 h,强度和冲击性能变化不大。两阶段控轧的14CrMoR钢板,经正火+回火或再经过655℃模拟焊后热处理,钢板的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2.
采用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15CrMoG钢包晶凝固过程进行了原位动态观察。发现冷却速率为5和15℃/min时,δ相以胞状方式析出;而当冷却速率增加至100℃/min时,δ相以枝晶方式析出。通过包晶相形核热力学分析表明,初始δ相凝固过程中L/δ界面处浓度梯度的存在增加包晶γ相Gibbs自由能成核势垒。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穿过L/δ界面浓度梯度变陡,导致包晶相γ形核所需过冷度增加,进而降低了包晶反应温度和提高了包晶反应速率。另外,冷却速率的增加导致包晶转变(δ→γ)模式发生改变,冷却速率为5℃/min时,δ→γ转化界面呈现溶质扩散控制的平面形态;冷却速率为15℃/min时,δ→γ转化界面呈现溶质扩散控制的胞状形态;而冷却速率为100℃/min时,出现界面过程控制的δ→γ块状转变。基于不同包晶转变δ→γ模式体积收缩的差异,讨论了亚包晶钢连铸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以单辊薄带连铸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传热数学模型,结合热态试验,找出带厚与工艺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生产出较好质量带坯提供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4.
85.
针对连铸-热轧区段的工艺技术界面,在传热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典型大板坯生产流程连铸、辊道输送、堆冷、加热等单元内X80钢中碳氮化物的析出与固溶行为. 结果表明,在连铸和输送过程中,Ti(C, N), (Ti, Nb)(C, N)和NbC先后析出,加热结束尚有少量(Ti, Nb)(C, N)未完全固溶;输送过程中不同冷却速率对碳氮化物的析出影响显著,以6.0℃/min辊道冷却至750或600℃,析出的碳氮化物分布密度较大,平均当量直径较小,部分碳氮化物沿奥氏体晶界分布,碳氮化物形成元素在钢中呈过饱和状态;以0.3℃/min堆冷却至400℃,碳氮化物充分析出,粒子的分布密度较小,平均当量直径较大;加热过程的热履历影响铸坯中碳氮化物的行为,但对加热结束后碳氮化物的存在状态无显著影响;冷却速率是导致碳氮化物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6.
针对CSP中间包内冶金过程,建立中间包内钢水流场、温度场、夹杂物运动的数学模型,对不同挡墙和挡坝的5种组合方案的中间包钢水,从流动、传热和去夹杂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挡墙和挡坝的组合方案中,方案5效果最佳,其结构合理,钢液停留时间有效延长,利于夹杂物的上浮;没有明显的低温区域,中间包出口与入口的温差为5℃;对50μm的夹杂物能去除98.4%,对40μm的夹杂物去除率达到92.3%。  相似文献   
87.
通过钢水质量控制、凝固过程控制及退火工艺优化等研究,实现了钢中合金含量的窄成分控制、夹杂物控制和凝固结构控制,改善了钢锭的纯净度、组织均匀性和性能稳定性,稳定了生产过程控制、提高了钢锭的质量。  相似文献   
88.
通过测试结晶器的振动位移曲线,分析了非正弦振动的波形失真率,该结构验证了振动装置设计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非正弦振动后,能够减少铸坯表面纵裂的发生率,降低铸坯表面的振痕深度,改善铸坯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89.
在实验室15 kg真空感应炉上研究Li2O、Na2O、K2O、CaF2添加试剂对铁水脱磷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在120t顶底复吹转炉上的脱磷期通过添加含Li2O、Na2O、K2O的锂云母矿进行了超低磷钢的生产试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脱磷渣中添加15%Li2O时铁水中的磷可由0.109 4%降到0.003%的水平,脱磷率高达97.3%,脱磷开始0~5 min时间内表观脱磷速率达到0.021%/min;120 t转炉工业试验表明,在转炉入炉铁水[P]含量0.109 9%条件下,半钢[P]平均0.035%,半钢脱磷率平均68.1%,转炉终点[P]平均0.005 8%,最低0.003%,终点脱磷率平均94.8%,最高97.3%。  相似文献   
90.
连铸结晶器振动双缸同步电液伺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为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磁连铸试验机组设计制造的结晶器振动双缸同步电液伺服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应用情况和使用效果。系统结构紧凑,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不仅适用于新建铸机的应用,而且适用于对现有振动装置的改造,特别适用于高效连铸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