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8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9篇 |
综合类 | 12篇 |
化学工业 | 33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11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7篇 |
轻工业 | 25篇 |
水利工程 | 27篇 |
石油天然气 | 8篇 |
无线电 | 1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0篇 |
冶金工业 | 10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超导电力技术的发展与超导电力装置的性能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充分利用国内各种优势资源开展超导电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于提高我国电力设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及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能均有重大的意义。基于对国内外超导电力技术及超导电力装置的充分调研,概括了超导电力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了超导电力技术中的关键课题,即超导电力装置;超导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与系统理论研究;超导电力系统中的在线监测与控制策略;超导电力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指出了未来超导电力装置的研究重点,并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超导电力装置的试验、检测内容和性能检测方法,迈出了超导电力装置性能检测方法与规程研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12.
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掺杂剂、碳纳米管(CNTs)为增强相通过电化学恒电位法在不锈钢电极表面合成聚吡咯/碳纳米管(PPy/CNTs)复合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四探针测试仪对PPy/CNTs膜的微现形貌和电导率进行表征.通过交流阻抗谱(EIS)、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PPy/CNTs膜的电化学行为.系统研究了... 相似文献
213.
2011年12月,由张店钢铁总厂自行研制开发的"φ20~φ22mm热轧带肋钢筋二切分轧制的开发与应用"、"烧结烟气余热及炼钢轧钢余热蒸汽综合发电技术的研究应用"、"φ45~φ60mm热轧圆钢研制开发"、"烧结矿燃料分加技术的优化和改进"、"φ16mm热轧带肋钢筋三切分轧制的开发与应用"、"180m2带式烧结机厚料层烧结技术研究应用"、"40Cr钢的研制开发"和"45钢的研制开发" 相似文献
214.
215.
任丽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8):297-297,299
近年来我国通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运营商推出的策略层出不穷,因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稳定现有的客户的基础上,更加有效、科学的进行针对性营销,逐渐扩大市场份额,已成为运营商不可避免的一大战略课题。考虑到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形势,针对中国本土的用户和市场特点进行分析,再对国内几大主要运营商关键性指标的比较基础上,分析其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笔者对通信扩展营销策略给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16.
217.
石漫滩水库复建后,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发现坝体混凝土出现裂缝溶蚀,下游面混凝土碳化脱落,坝体渗漏严重。通过廊道补强灌浆等措施,对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处理后已经历一个冬季和汛期的运行,廊道内的渗水已基本消除,各项观测指标正常,此处理方法可为类似的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18.
219.
乳化沥青在道路养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乳化沥青的优点和经济性1.1节能稀释沥青中的煤油或汽油含量可以达到50%,而乳化沥青中则只含0~2%。所以,这是一项在白色燃料生产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节约行为,仅仅依靠增加轻制油溶剂来减少沥青的粘度标准,沥青就能够被浇灌和撒布,并希望使 相似文献
220.
以聚吡咯 /二氧化硅 (炭黑 )〔PPy/SiO2 (C)〕复合材料作正极 ,组装成锂 /聚吡咯二次电池。探讨了不同掺杂材料、充放电电流对该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电导率越高、充放电电流越小 ,电池容量越高 ,循环性能越好 ;其中PPy/APS SiO2 电导率最高为 3 3 3S/cm ,当充放电电流为 0 1mA时 ,电极最大放电比容量达到41 89mA·h/g ,经 3 0个充放电循环后 ,充放电效率仍为 98 2 %。通过元素分析和SEM研究了经充、放电后正极材料的组成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验证了锂 /聚吡咯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 ,是靠阴离子掺杂和脱掺杂进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