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服饰文化正遭受着重创。我们研究小组将以渝东南土家族服饰文化遗风现状为研究中心,通过文献、问卷探究其现在的真实状况,并发现问题,为其传承做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2.
由于柔性结构体具有无限维分布参数特点,导致其固有频率难以确定.针对变截面柔性机械臂的固有频率难以准确计算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微元法对机械臂固有频率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求解,然后分析影响固有频率的因素,最后针对航空铝材变截面柔性机械臂采用实验测定、软件仿真等方法得出固有频率,与计算值相比误...  相似文献   
33.
采用真空电子束蒸发镀膜工艺制备纳米厚度的Nd∶YAG薄膜,经1 100 ℃真空高温退火处理使Nd∶YAG薄膜有效结晶,对Nd∶YAG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光致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34.
目前我国粉煤灰的利用率、利用水平还比较低,如何更充分的开发利用粉煤灰,提高其利用价值,特别是作为防水材料的应用方面就显得非常重要。采用组合改性剂,用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化学外加剂对粉煤灰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改性粉煤灰的吸水率、透水率以及抗压强度,讨论了改性工艺中关键因素、重要因素以及因素最佳值和最优的工艺搭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剂A1+改性剂B1的组合对粉煤灰的活化效果最好;改性剂B对粉煤灰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结果可为粉煤灰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5.
防空警报的D类放大器,既能提供高效率大功率又能实现高保真的音频性能.详细阐述了各种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和特点,并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所研究的基于CMOS结构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并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并设计出了一千瓦的高效率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相似文献   
36.
37.
任豪  蒲万芬  刘锐  李科星 《应用化工》2014,(12):2206-2209
在丙烯酰胺、丙烯酸的基础上引入抗盐、耐温性能的N-芳基丙烯酰胺(N-AAM)和增粘、增溶性能的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烷基溴化铵(MADA),从而实现聚合物耐高温高盐性能与其溶解性、增粘性的有机统一,其结构经红外光谱(FTIR)表征证实。评价了耐温抗盐聚合物(ATSP)的增粘、耐温、高温高盐长期稳定性、驱油等性能,并通过ESEM得到了其在高矿化度下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耐温抗盐聚合物增粘、耐温性能优良,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稳定性好,聚合物驱及后续水驱的采收率为9.9%。  相似文献   
38.
采用三维打印设备制备GP1不锈钢扁平帽型剪切试样,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技术加载,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开展三维打印GP1不锈钢动态剪切力学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剪切试验可以获得有效的材料高应变率动态剪切应力剪切应变曲线,三维打印GP1不锈钢剪切加载状态下,应力应变曲线具有一定的应变率效应,动态屈服强度与对数应变率成线性关系,应变率敏感因数为186。  相似文献   
39.
真空电子束烧结Nd∶YAG陶瓷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条件下的电子束扫描加热方法烧结Nd∶ YAG陶瓷材料,研究真空电子束烧结技术和工艺参数,并对Nd∶ YAG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室温下得到了和Nd∶ YAG单晶接近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40.
关丹  娄清香  任豪  阙庭丽 《油田化学》2020,37(2):287-291
为提高砾岩油藏采收率,针对七东1区砾岩低渗储层强非均质性、水驱采出程度低、剩余油饱和度较高等特点,在七东1区实施聚合物驱。通过理论计算、聚合物注入性及流动性分析、天然岩心驱油实验,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注入浓度进行了筛选,并在七东1区进行了矿场应用。结果表明,七东1区低渗砾岩储层可注入浓度不高于1000 mg/L、相对分子质量400×10~4以下的聚合物,采收率可提高4%数9%。针对低渗透油藏特点,形成了驱油体系与油藏流体等黏驱替流度控制技术。试验区于2016年1月全面注入相对分子质量为350×10~4、质量浓度为800 mg/L的聚合物溶液。截至2019年2月,聚合物驱阶段产油8.01×10~4t,阶段采出程度14.5%,降水增油效果明显。图6表6参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