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37篇
轻工业   6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南果梨果心挥发性成分,测得南果梨果心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为0.25%,用GC/MS法从南果梨果心挥发性成分中分离并确认出50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10BA化学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性成分中的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依兰烯(29.78%),2,6一二甲基-6-(4-甲基-3-丙烯基)双环[3.1.1]庚-2-烯(9.53%),1-甲基-4-(5-甲基-1-甲烯基-4-己基)环己烯(6.43%)等,占总检出量的80.66%。  相似文献   
2.
沱茶中茶多酚的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索氏提取器以三氯甲烷为萃取剂,在95 ℃下从沱茶中提取茶多酚。用旋转蒸发器将滤液浓缩,有机相中加入三氯甲烷(V(三氯甲烷):V(浓缩液)=3:1)将咖啡因萃取分离、去除。水相中加入乙酸乙脂(V(乙酸乙酯):V(水)=3:1)将沱茶提取物萃取分离。以硅胶G作填充剂,以乙酸乙酯(V(乙酸乙酯):V(乙醚)=4:1)为洗脱剂进行柱层析。用傅里立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沱茶提取物待测组分的红外光谱图,提供官能团的有关信息。确定待测组分的可能结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进行分析与鉴定,由电子电离源质谱(EI/MS)获得待测组分的质谱图和相关数据,进而对子离子裂解途径和特征离子进行辅助解析,确证待测组分为茶多酚。为开发利用沱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苹果汁中Vc的HPLC分析及抗氧化性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苹果汁中Vc的含量。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01mol/L磷酸氢二氨溶液(pH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结果表明:回收率为98.50%~101.50%,变异系数为2.24%.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苹果汁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葵花籽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葵花籽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脂肪酸,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由葵花籽中分离鉴定出4种脂肪酸,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多康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捷莉  高雨  侯冬岩 《食品科学》2004,25(11):235-237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维多康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方法:以Cu2+为催化剂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以EDTA络合校正背景作参比,利用氧化前后吸光度差值(△A)直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测得还原型维生素C在2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结果:维生素C的浓度在30~7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2(n=5),回收率在105.77%~109.50%之间。结论:操作简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精密度高,检测范围大,适合于维多康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茶及其饮料中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茶及其饮料中黄酮的含量,消除了由于红茶中黄酮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并校正了基于干扰组分(饮料中添加剂)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实验结果,回归方程为:DA=-3.221?0-4 0.06735C,相关系数r=0.9992;黄酮的浓度在1000~3000g/mL范围内,分别在波长为l1=470nm、l2=420nm、l3=370nm处测吸光度时,则DA与浓度C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按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法的回收率为96.0%~107.0%,变异系数小于0.48%。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棉籽油中脂肪酸不同的酯化方法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棉花籽中棉籽油进行了提取,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对它们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酯化方法1和酯化方法2分别鉴定出11种和7种脂肪酸,占棉籽油总量的96.16%和98.32%,方法1酯化的棉籽油中鉴定出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7.26%,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0.24%,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27%;方法2酯化的棉籽油中鉴定出的棕榈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7.12%,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8.00%,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5.51%。  相似文献   
8.
加碘食盐中碘含量的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在强酸性条件下,根据碘酸根氧化邻苯二酚紫使其褪色吸光光谱法测定加碘食盐中碘含量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最大吸收波长557nm处,碘量在0~2.0μg/ml范围呈线性关系,方法回收率为101.2%~107.9%,变异系数小于0.86%。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用自然发酵和稀酸常压水解法从黑玉米芯中提取木糖的工艺和方法,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确证结构,其产率达到28.65%,并讨论了影响木糖提取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芫荽籽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的方法,对芫荽籽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GC/MS法对其进行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