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13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麻纤维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麻纤维采用了预水、预酸、预氧以及预超声波等预处理方式,简要分析了各预处理方式对黄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各预处理方式下的相对最优工艺参数。经相同的碱煮工艺进行验证后分析得出,预氧处理是一种对黄麻纤维有效的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双峰聚丙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型反应器内合成了双峰聚丙烯(BMPP)和含有成核剂的双峰聚丙烯(BMPP/NA),考察了试样的结晶、熔融行为和力学性能。BMPP的结晶温度较均聚PP提高5℃(降温速率10℃/min),结晶速率有一定程度增加;而BMPP/NA的结晶温度较均聚PP提高16.5℃,且结晶速率明显加快。BMPP和BMPP/NA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较均聚PP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静电植绒的原理、分类以及纱线植绒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内静电植绒的发展现状,在实验室中搭建了简易实验设备实践立体植绒,开发家纺新产品--植绒纱线,并分析了植绒纱线的结构与性能,这种纱线有很好的外观效果、传导性能、机械性能和可纺性能,使用、清洗方便.  相似文献   
14.
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共聚酯(PBST)纤维在松弛干热条件下进行热定型,温度范围为50~150℃,时间范围为0.2~30min。研究了热定型温度和时间对PBST纤维拉伸性能、收缩性能和卷曲性能的影响。采用70℃、0.5min的定型工艺或采用50℃、30min的定型工艺时,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1.92cN/dtex。PBST纤维的干热收缩率随热定型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卷曲率的变化趋势与干热收缩率相似。  相似文献   
15.
简介经典的固体表面润湿性理论,阐明了实现超疏水性的两个必要条件:低表面能表面和微一纳米复合结构。综述了当前国内外静电纺丝制备超疏水纤维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海岛丝织物开纤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对PET/COPET海岛丝织物进行碱处理使其形成超细纤维织物的开纤工艺 ,分析了浴比、时间、碱液浓度等因素对织物失重率的影响 ,以及失重率对织物密度和织物断裂强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物酶处理对黄麻纤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漆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果胶酶对黄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简要分析了各种酶对黄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各种酶处理工艺的相对最优工艺参数。各种酶的最优化工艺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漆酶处理是最有效的脱胶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聚酯(PET)的亲水性,采用生物基聚酰胺56低聚物(LPA56)对聚酯进行共聚改性制备新型聚酰胺酯共聚物。借助核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等对新型聚酰胺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聚酰胺酯共聚物兼具酯类和酰胺类特征官能团振动峰,且LPA56的反应率达到80%以上;共聚物的晶型和聚酯晶型相同,但其结晶度随着LPA56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LPA56质量分数的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逐渐降低,但其对共聚物热稳定性影响较小;当加入质量分数为5% 的LPA56时,共聚物的静态接触角从91.5°降低至70.3°;改性后PET纤维的回潮率是改性前的265%,并随着LPA56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空气颗粒物污染问题,为实现对空气中PM2.5以及其它有害颗粒物的高效过滤,从而达到保护人体生命健康的目的,将介电性与极性良好的聚偏氟乙烯(PVDF)与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并经过熔喷纺丝工艺结合电晕驻极,制备出具有纤维直径细、孔径小、过滤效率高、过滤阻力低的环境友好型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通过系统研究PVDF对PLA电晕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晶行为、电荷存储性能及其机制与过滤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PVDF的引入对PLA/PVDF熔喷非织造布纤维的结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可使PLA结晶速度加快,结晶度增加。PLA/PVDF电晕驻极熔喷布的初始表面静电势高达3 kV以上,热刺激放电测试峰值更高,电荷存储量有明显提升。特别地,在85 L/min纺丝流速下测试,PLA/PVDF单层电晕驻极熔喷非织造布过滤性可达85%,过滤阻力小于40 Pa,相较于未添加PVDF的电晕驻极熔喷非织造布过滤效率提升20%以上;探讨了电晕驻极后PLA/PVDF熔喷非织造布的电荷存储机制,发现PLA/PVDF熔喷非织造布的电荷存储性能提升最终使过滤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避免在聚酰胺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甲酸等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采用乙醇(溶剂)和水(非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绿色溶剂型聚酰胺纳米纤维膜,分析了纺丝液中乙醇与水的质量比对溶液性质和纤维成形的影响,研究了纳米纤维膜本体结构与空气过滤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聚酰胺/乙醇溶液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水能减小纤维直径,但过量的水又会使纤维直径增大,当溶剂中乙醇与水质量比为9:1时,聚酰胺纤维最细,平均直径为332 nm;该聚酰胺纳米纤维膜具有小孔径(0.7μm左右)、高孔隙率(84%)的孔结构,对最易穿透粒径颗粒物PM0.3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过滤效率为99.02%,阻力压降为158 Pa,品质因子为0.029 3 P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