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5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7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针对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控制原理和起步结合过程,在充分考虑起步冲击度和滑磨功的基础上,分析了起步过程,选取了各起步过程的控制参数。继而提出了离合器起步占空比分层模糊优化控制策略,即首先分析起步意图,其次对占空比进行初始控制,最后对占空比进行优化。在此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分层模糊优化的控制模型和算法。经过整车仿真,并与其他控制策略对比,结果显示该策略能有效识别驾驶员起步意图,提高湿式离合器的起步平顺性,并能降低冲击度和滑磨功。  相似文献   
22.
针对AFS系统的通讯发展需要,设计了AFS的CAN总线通讯系统。使用CANoe总线建模工具对AFS总线系统进行了通讯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总线的负载率和峰值负载率都在良好的范围内,所设计的总线通讯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以无创多排螺旋CT观察冠状动脉斑块的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冠脉CT患者46例,平均年龄(56.1±1.7)岁,平均随访时间(251.8±13.1)d,同时检查空腹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取前后两次CT检查同一部位血管断面图测非钙化斑块面积,血管狭窄程度和CT值,CTHU值(-10)~158定义为斑块,>159为管腔。按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和减轻分为恶化组和改善/稳定组,比较两组血脂控制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总体血脂控制情况一般,TC和LDL-C有轻度增加,狭窄程度也有增加趋势,斑块CT值下降。稳定组TC控制情况明显好于恶化组(3.86±0.83vs4.53±1.32,P=0.0240),LDL-C控制情况也明显好于恶化组(2.11±0.56vs2.57±0.99,P=0.0301)。回归分析表明狭窄减轻和LDL-C呈显著负相关(r=0.3099,P=0.0361),病变无进展的LDL-C界值为1.94mmol/L。结论控脂可以减缓冠脉斑块进展,冠脉斑块和血管狭窄的变化可用无创多排CT监测。  相似文献   
24.
小清河干流治理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马德富王杨关志伟吕芳黎余楠(山东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济南250013)小清河干流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干流河道开挖、筑堤及分洪道等工程项目。需做土方6300万m3,砌石81万m3,新建建筑物918座(山东省小清河干流治...  相似文献   
25.
为了保证车辆在极限危险工况下的行驶稳定性,提出了利用后轮主动转向与差动制动联合产生校正横摆力矩的稳定性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相应的车辆稳定性模糊控制器设计;为了改进所设计模糊控制器的控制品质,克服在控制器设计中隶属函数划分与控制参数确定的主观性,利用遗传算法对所设计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函数分布及比例、量化因子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26.
综合考虑转向机构存在的不确定性运动误差,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某型车整体式转向机构进行了设计研究。以转向梯形臂长度、转向梯形底角为设计变量,以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为噪声因素,建立了基于二阶响应面的转向机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与传统方法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为汽车转向机构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多通道用户界面是当前用户界面中研究的热点,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在多通道界面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通道整合,本文介绍了人们提出的各种通道整合的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比较,并介绍了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和工作。1 概率统计的方法 Wu,Oviatt和Cohen给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整合算法,该方法对于语音和手势进行了整合,并在多通道系统Quickset中给予了实验研究。假设S_i,i=1,2,…,M是语音模式的输出,G_j(j=1,2,…,N)是手势模式的输出,该系统  相似文献   
28.
为了分析半挂汽车列车非线性系统的行驶稳定性,以单点预瞄驾驶员模型与半挂汽车列车三自由度非线性模型的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李雅普诺夫一次近似定理,在线性范围内分析了系统参数的特征根轨迹以及驾驶员预瞄时间和轮胎侧偏刚度对临界车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轮胎侧偏刚度对半挂汽车列车临界车速影响很大,随侧偏刚度增加,临界车速呈上升趋势,并且轮胎侧偏刚度与临界车速呈非线性关系;不同的预瞄时间对应不同的临界车速,并且存在一个最佳的预瞄时间。  相似文献   
29.
牵引车-半挂车列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判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3种用于判别牵引车-半挂车列车稳态转向特性的方法线性系统稳态转向特性判别方法、非线性系统稳态转向特性的判别方法、能量相平面判别方法。3种方法相互补充,可以全面判别牵引车-半挂车列车的稳态转向特性。  相似文献   
30.
在分析了智能乘员约束系统的控制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预紧式安全带的控制策略及设计方案,构建了乘员约束系统测试实验台方案,进行了智能预紧式安全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系统硬件平台采用高性能32位ARM嵌入式硬件平台,系统采用集成ARM7TDMI—S内核的PHILIPS的LPC2290作为系统中的电控单元(ECU),系统软件运用NucleusPLUS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开发。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实验样机,可以进行智能预紧式安全带与乘员约束系统匹配的相关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