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6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57篇
电工技术   210篇
综合类   189篇
化学工业   245篇
金属工艺   109篇
机械仪表   191篇
建筑科学   275篇
矿业工程   120篇
能源动力   63篇
轻工业   236篇
水利工程   136篇
石油天然气   86篇
武器工业   35篇
无线电   2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8篇
冶金工业   95篇
原子能技术   46篇
自动化技术   36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对正辛基苯基-N,N′-二异丁基胺甲酰甲基氧化膦(CMPO)是一种对镧系和锕系金属离子具有很好萃取效率的萃取剂。本工作以两种CMPO修饰杯[4]芳烃分子a(上缘)和b(下缘)为主体,考察了其对三价152 Eu和241 Am核素离子的萃取分离性能,并对溶剂、酸度、盐析剂和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a具有较好的241 Am萃取分离选择性,而正十二烷+正辛醇(体积比1∶1)为较合适的萃取溶剂,同时在c(H+)为1~2mol/L、萃取时间为10min、c(NaNO3)4mol/L的条件下,萃取剂达到最佳241 Am/152 Eu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982.
李敏  刘俊  刘京诚 《机床与液压》2013,41(1):104-106
为了提高太阳光的接受率和传光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集太阳光照明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采集系统、自动跟踪系统和传光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了跟踪与固定采集系统太阳光接受率对比关系、空心光纤束传光率与光线入射角、光纤束长度的关系以及采集系统入口处可见光照度与传光系统出口处可见光照度对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紧凑合理,可见光的传光率达到61.37%,与固定采集系统相比,太阳光接受率平均提高了48.15%,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83.
基于原位腐蚀观察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盐水浸泡实验等研究Mg-Gd-Y-Nd-Zr合金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的腐蚀机理,探讨不同第二相在合金局部腐蚀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合金腐蚀初期表现出典型的点蚀特征,富Gd和富Y粒子作为阴极相导致边缘基体相α-Mg的优先溶解,富Zr粒子中的Mg和边缘α-Mg都优先发生腐蚀,且腐蚀源的具体位置与第二相粒子和基体表面间的方位有关。在局部腐蚀过程中,具有更高稀土或锆含量的第二相微区表现出更好的耐蚀性能。此外,在第二相密集分布的区域,第二相粒子充当腐蚀屏障,使微区的耐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984.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手段研究挤压时效态MB8镁合金在盐水浸泡条件下的腐蚀特征,并探讨合金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合金以丝状腐蚀和点蚀这两种局部腐蚀为主要的腐蚀形式。合金经过一定时间的诱导期后发生丝状腐蚀,腐蚀前端的丝头处发生镁基体的阳极溶解,已发生腐蚀的丝尾处作为活性阴极发生析氢反应;第二相粒子对丝状腐蚀的扩展具有重要影响,横截面上丝状腐蚀随着弥散分布的第二相粒子向四周扩展,而纵截面上腐蚀丝随着第二相粒子的带状分布呈长条带状形貌特征;在丝状腐蚀还未扩展到的区域由于第二相粒子与基体之间的腐蚀微电偶作用导致基体发生阳极溶解,从而产生点蚀。  相似文献   
985.
针对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地表松散富含水层水体下安全开采问题,采用井下仰孔注水测漏法对Ⅵ煤首分层综采采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了现场探测,实测覆岩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1.46 m;应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计算了首分层和二分层开采覆岩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分别为65 m和88 m;通过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确定首分层开采覆岩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5 m,裂采比为21.67,并给出了中硬顶板条件下分层综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86.
根据东山矿区56线、0线、39线地气与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普遍存在Pb、Zn、Cu、Au异常,其中Pb、Zn异常最为明显。在已探明矿体展布区域,Pb、Zn地气与土壤异常重叠性较好,Cu、Au异常明显但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伴随有一定的As、La、Sr等元素组合异常。在未探明矿体存在区域的北西端F18断层展布区域,Pb、Zn地气明显,土壤异常虽然较弱,但是与无异常区域区别明显,可能是受地表覆盖程度较厚的影响所致,同时亦伴随有不同程度的Cu、Au异常,另外伴随有一定的As、Sb、Bi等元素组合异常。分析表明,地气与土壤异常套合较好,在已探明矿体展布区域深部具有寻找铜或者铜铅锌矿体的较大潜力,在其北西端F18断层展布区域具有寻找铅锌铜金矿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987.
针对弹体侵彻混凝土环境,提出一种中薄型防护外壳嵌套内壳体,两壳体间填充泡沫铝缓冲材料的记录仪抗冲击防护结构。针对应力波作用下防护外壳的屈曲和泡沫铝缓冲性能不足导致内部电路模块冲击断裂的典型失效模式,通过对记录仪抗冲击防护结构在应力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提出一套以壳体厚度h、泡沫铝密度ρ、泡沫铝厚度h_b为主要设计指标的弹载加速度记录仪抗冲击防护结构设计方法。设计出防护外壳半径为29 mm,壁厚3 mm,泡沫铝密度1.1g/cm~3,泡沫铝厚度23 mm的抗冲击防护结构,经计算该结构理论抗冲击能力为63 300 g。在实弹侵彻混凝土试验中,测得冲击加速度峰值为56 300 g,在此冲击下记录仪壳体结构稳定,内部电路工作正常,验证了此抗冲击防护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8.
江汉盐湖盆地沉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明国  陈凤玲  刘俊 《中国矿业》2007,16(4):102-104
江汉盐湖盆地是我国内陆独一无二的高盐度盐湖沉积盆地。本文在分析其岩性、韵律和沉积相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江汉盐湖沉积环境、水介质性质、沉积作用和沉积方式,总结了江汉盐湖的沉积特征。研究表明:江汉盐湖是在干、湿频繁交替的古气候条件下,在高盐度、强蒸发、还原-强还原水体中,由北部单向碎屑物源及盆地周缘卤水与盐源补给形成的盐系沉积地层,为一套由碎屑岩、碳酸盐岩和蒸发岩组成的内陆盐湖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989.
刘俊 《辽宁化工》2013,(10):1212-1213,1216
英旺油田属典型低渗油田,因其储层条件差等因素需进行注水开发提高采收率,本文对英旺油田注水开发实际效果进行了总结评价,并得出几点认识,为今后注水开发稳产工作的调整改进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990.
目的分离白血病K562细胞株中CD34+细胞群,并分析其生物学特征,为从干细胞角度治疗白血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K562细胞中CD34+细胞群,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细胞比例及细胞周期;单细胞克隆培养检测CD34+细胞自我更新能力;RT-PCR法检测CD34+细胞分化相关指标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factor,GM-CSF)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并检测CD34+细胞耐药蛋白P-gp(P-glycoprotein)的表达。结果免疫磁性分选法可有效分离出CD34+细胞群,细胞活性为99%~100%;分离的CD34+细胞含量占细胞总数的78.5%~85.3%,细胞大部分处于静止状态,G0/G1期细胞比例达80%左右,显著高于分离前的K562细胞;CD34+细胞群具有形成混合集落的能力;与K562细胞相比,CD34+细胞EPO和GM-CSF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下降(P<0.01),P-gp表达阳性。结论成功从K562细胞株中分离了CD34+细胞群,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表明其具有白血病干/祖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