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篇 |
综合类 | 2篇 |
金属工艺 | 10篇 |
机械仪表 | 8篇 |
矿业工程 | 4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0年 | 2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结合邯郸某矿的实际状况,对走向高抽巷瓦斯抽放技术进行了研究:①采用FLUENT软件对采用走向高抽巷抽放瓦斯的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走向高抽巷的垂高和倾斜方向位置。②对巷道抽放瓦斯密封系统进行了改进。论文的研究为其他矿井采用高抽巷对煤矿瓦斯进行抽放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颗粒增强铜基热沉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用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颗粒增强铜基热沉复合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W和Al2O3颗粒增强铜基热沉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地改善烧结铜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提高抗高温回复性能;W颗粒增强铜基热沉复合材料比Al2O3颗粒增强铜基热沉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要高。 相似文献
14.
15.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与传统制备方式完全不同的新兴技术,是基于三维数学模型,通过逐层增加材料来实现成型的技术。3D打印技术在个性化设计以及复杂结构产品制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人体植入物的结构设计和制造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和研究价值,吸引了国内外工业界、医学界和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目前制约该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可打印材料种类有限。综述了几种人体植入医用材料及其3D打印成型技术,如骨支架、心脏血管支架以及药物定向运输材料的3D打印制备技术,并分析了以上技术各自的特点。最后结合各种3D打印成型技术的特点以及几个应用案例,对3D打印在人体植入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Na Cl为造孔剂,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具有高孔隙率的铜基多孔毛细芯材料,研究造孔剂粉末含量及粒度对毛细芯材料孔隙率、孔隙微观结构、等效孔径大小、渗透性能及抽吸性能的影响,并讨论孔隙结构、等效孔径及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造孔剂含量增加,材料的孔隙率明显上升,材料内部的预制孔洞数量显著增加,使得许多预制孔洞相互贯通;减小造孔剂粒度会小幅度降低材料的孔隙率,同时使材料内部预制孔洞尺寸明显变小且分布趋向于均匀;毛细芯材料内部的间隙孔洞和预制孔洞可以组成不同类型的孔道,等效孔径大小与材料内部孔道结构及数量密切相关;通过改变造孔剂的含量和粒度,产生不同孔隙结构,可调控材料的等效孔径大小及分布;毛细芯的渗透性能及抽吸性能不仅仅由孔隙率决定,也与材料的孔结构、孔径大小及分布密切相关;孔隙率越高、平均等效孔径越小且孔径分布越集中的毛细芯,其毛细抽吸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7.
18.
以H_2C_2O_4·2H_2O为沉淀剂,NiSO_4·6H_2O为镍源,第1步通过共沉淀法制得NiC2O4前驱体粉末;然后在H_2气氛、中温条件下(250~500℃)煅烧还原,第2步制得高规则度的亚微米球形镍粉。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等检测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形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亚微米球形镍粉纯度高,二次颗粒粒径约为40μm,由大量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的粒径0.5μm左右的一次颗粒团聚而成,这种结构保证了镍粉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和烧结活性。随煅烧温度的升高,结晶度逐渐升高;亚微米球形镍粉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镍离子浓度0.7mol·L~(-1),反应温度40℃和煅烧温度500℃。镍粉的晶粒长大活化能为26.9kJ·mol~(-1),其晶粒长大机制为界面扩散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铝铅石墨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常规的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铝铅石墨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体润滑剂的加入对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对其摩擦机理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Ni-Cr-Mo-S合金的自润滑机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Ni—Cr—Mo—S合金的自润滑机理。结果表明: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是由金属基体和硫化物相与Ni(Cr)合金形成的共晶体两部分构成。随着温度的升高,Ni—Cr—Mo—S合金的摩擦因数逐渐降低;合金材料中生成的共晶体在摩擦面的温度作用下可以变软或熔化形成具有转移性的自润滑膜。在实验的高温下,MoO3和NiO也参与了润滑作用:随着温度的上升,MoO3所起的固体润滑作用逐渐减小,NiO所起的固体润滑作用逐渐增大。在室温摩擦时,轻微粘着磨损为主要磨损形式;在高温摩擦时,磨粒磨损为主要磨损形式,同时也会出现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