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78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47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8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 热处理工件一经淬裂就变成了废品,往往造成很大浪费。因此研究淬裂发生的原因,寻求防止淬裂的措施无疑是很重要的。本文仅就大和久重雄的《热处理108点》中有关淬裂的问题综合整理,叙述如下: 一、化学成分和原始组织对淬裂的影响 1.含碳量的影响 淬裂与钢中的含碳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钢中的含碳量越高越容易淬裂。图1是含碳量-Ms点-淬裂的关系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淬火开裂发生在0.4%C  相似文献   
102.
运用钢坯加热计算研究不同材质、不同尺寸的扁钢坯在步进式加热炉中加热时温度场的变化规律、辅助设计了几种台金钢坯的加热工艺,为合金钢坯在新建的步进式炉中加热提供了可靠的工艺曲线。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实现了节能,并提高了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3.
应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维氏硬度计和ZEISS Supra55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弛豫时间下X80管线钢的显微组织、硬度及析出物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X80管线钢弛豫后的主要组织类型为贝氏体铁素体+条片状贝氏体,在弛豫过程中显微组织得到细化,并且显微组织的形态发生改变,片条状贝氏体数量增多。在弛豫时间200 s时,硬度出现峰值。随着弛豫时间延长,析出物的数量逐渐增多,并且弥散分布。  相似文献   
104.
珠光体表面浮凸的形貌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将预先抛光的厚3 mm的T8钢试样装入真空热处理炉中,加热到1050℃,保温40 min,炉冷.随后分别用QUANTA-400型环境扫描电镜、Nanofirst-100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未腐蚀的试样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珠光体转变在抛光的试样表面也具有浮凸效应;将试样腐蚀后,进行金相分析证明是片状珠光体组织.表面浮雕形貌和珠光体组织形貌一致,并且呈现"A"形,浮凸峰高度20~45 nm.研究认为,珠光体表面浮凸是由于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时,渗碳体和铁索体的比容增大,试样表面不均匀体积膨胀所致.  相似文献   
105.
对P92钢进行了TTT图测定,观察分析了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的类型及组织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经1050 ℃奥氏体化,在650~800 ℃之间进行等温转变,奥氏体中首先析出碳化物(Cr23C6),接着发生F+P转变;在170~400 ℃区间存在马氏体的变温转变和贝氏体相变。 在400~650 ℃区间存在宽广的海湾区,且贝氏体相变的孕育期比共析分解短得多。同时发现了两种特殊的组织形态:珠光体组织为纤维状,下贝氏体中的碳化物为颗粒状。  相似文献   
106.
通过高频悬浮炉熔炼成实验用30Fe-70La合金,将该合金切成8 mm×8 mm×6 mm试样与同样尺寸纯铁试样扩散面对接,并借助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760℃和770℃ 30 min,10-3 Pa真空和1 MPa压力下进行扩散试验;采用Axiovert 25型金相显微镜与QUANTA 400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稀土镧在Fe基体的扩散;利用相关扩散系数公式计算了镧在纯铁中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稀土元素镧在纯铁中沿着α-Fe晶界进行扩散,镧在纯铁铁素体晶界中770℃时的扩散系数为Db=1.59×10-17m2/s。  相似文献   
107.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测量了Fe73.5Cu1Nb3Si13.5B9晶化处理的焓变和晶化温度,并制定了不同的晶化退火工艺,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自动测量仪对晶化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磁性能测定.研究结果表明,Fe73.5Cu1Nb3Si13.5B9软磁合金从250 ℃开始加热,经过370 ℃、470 ℃二次预热处理,在560 ℃保温1 h后,炉冷到250 ℃出炉冷却,可获得较高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108.
2.3钢中贝氏体铁素体形核的观察 贝氏体晶核是单相,即贝氏体铁素体BF(α相)。按照固态相变的一般规律,贝氏体的形核是非均匀形核。金相观察表明,上贝氏体一般在奥氏体晶界处形核。  相似文献   
109.
微合金化稀土对结构钢相变及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论述了稀土固溶的概念及稀土在钢中的存在形式。研究了稀土对几种低碳、中碳、高碳结构钢的临界点、CCT曲线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试验表明,稀土使钢的A_(cl)、A_(r1)、A_(c3)、A_(r3)、M_(s)、M_f、B_s点温度有所降低;稀土不改变CCT曲线的形状,但使其向右下方移动;在相同的冷却速度下,添加稀土元素和无稀土元素的钢比较,先共析铁素体量减少,珠光体量增加,并细化了珠光体及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110.
稀土对低碳硅锰钢组织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冶炼10SiMn、10SiMnCe、10SiMnNb、10SiMnNbRE等低硫钢,测定10SiMnCe中固溶铈为0.09%,10SiMnNbRE中固溶0.035%RE。试验表明,稀土元素不改变过冷奥氏体转变CCT曲线的形状,但使其向右下方移动,即推迟了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阻碍了珠光体的分解,也推迟了贝氏体转变。同时将Ac_1,Ar_1,Ac_3,Ar_3,M_s,M_f等临界点降低5~62℃。在同样冷却速度下,先共析铁素体量减少,珠光体量增加且细化,粒状贝氏体量增加,转变产物的硬度升高。这表明固溶稀土增加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和钢的淬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