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4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7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11.
阐述了模壁剪切速率γw和口模的两锥度角α、β是影响线缆包覆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使线缆质量和生产效率都达到最佳,从剪切速率γw的计算和两锥度角α、β的确定探讨线缆包覆模具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2.
EUV成像仪极间串扰和伪信号触发计数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极紫外(EUV)光子计数成像仪的分辨率,分析了EUV成像仪系统WSZ阳极(Wedge Strip Zigzag anode)不同条带间的极间串扰以及非目标能量区间内信号触发产生的伪信号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讨论了串扰产生的原因,通过测量极间电容,找到了串扰系数所在的范围,并最终确定最优值;使用该系数对不同能量范围内的光子进行处理,确定了合适的能量区间(上下限)。在设定的能量区间重新成像并与原图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图像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通过消除极间串扰和剔除混杂在图像数据中的伪数据,使图像的边缘特性更强,提高了图像分辨率。  相似文献   
113.
本文简要介绍了使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改进原有建筑结构设计的一次尝试。该工程的难点是在原施工图设计完毕且桩基础和3层地下室施工均已完工后,群桩承载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甲方要求在不增加总高、不减小室内净高、不改变平面布局的前提下增加2-3层。经多方论证、计算和比较,确定了无粘结预应力楼盖的设计方案,并完成了该项工程的设计。目前结构工程已全部完工。  相似文献   
114.
尿素是我国主要的化肥品种,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尿素是一种同质性很强的产品,作为尿素生产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采取适合产品本身特性的营销策略。本文对尿素市场基本特征、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15.
主要阐述C^3I-EW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四要素,网络模流量效率和安全性问题,探讨我国的C^3I-EW计算机通信网络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6.
螺栓连接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与机械工程等领域,其承载能力与剪切刚度是衡量连接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以单搭接螺栓组连接板为研究对象,从分析螺栓连接板的剪切失效过程出发,建立螺栓连接板的等效剪切刚度模型,应用静力拉伸实验测试螺栓连接板的位移载荷响应曲线,讨论螺栓组布局对承载能力和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栓组布局角度对连接板的承载能力和剪切刚度有一定的影响,布局角度从0°增加到45°时承载能力和刚度逐渐减小,布局角度从45°增加到75°时承载能力和刚度逐渐增大;螺栓组布局角为0°时,连接板承载能力与等效剪切刚度最大,而布局角为45°时最小;不同布局角下连接板的承载能力最大约相差11.05%,等效剪切刚度最大约相差12.02%。  相似文献   
117.
本文研究了单自由度结构体系的物理参数识别方法,给出了在质量已知时对结构刚度、阻尼进行识别的计算公式.本文同时还在线性结构动力反应分析解析递推格式的基础上,研究了作用有一个外力的线性多自由度结构体系(如海洋平台导管架冬季经常受到海冰荷载冲击)的结构物理参数识别方法,给出了同时识别结构质量、刚度及阻尼矩阵的计算公式.本文所提出方法没有引入任何假定,且公式物理意义明确.文末给出了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118.
为了对具有高度强化传热的辐射换热器,探明引入喷流技术的作用。通过实验比较,说明了能取得的效果。并对喷流结构参数与换热的关系进行了规律性研究,从而归纳得空气侧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19.
为制作离子聚合物一金属复合材料(IPMC),基于全氟磺酸液制出厚达0.5mm基体膜,在利用还原法在膜表沉积出铂电极后,制成动力达22.5mN的IPMC。研制出IPMC视觉测控系统,并通过视觉采集部件捕捉其电致动图像,引入区域平均法和Roberts算子进行图像滤噪与锐化,采用灰度阈值法从图像中分割出IPMC轮廓并提取其末端位移。设计出IPMC控制电路,进行了IPMC功能特性与控制实验。研究表明,增大IPMC膜厚可增大其输出动力,采用PI控制可使IPMC末端位置跟踪误差控制在±0.5mm之内。  相似文献   
120.
基于受力及变形方程的微分求解给出高层隔震结构考虑支座水平及竖向刚度衰减规律和结构摇摆效应的耦合动力理论模型,并给出摇摆角、压应力及剪应变对隔震层水平及竖向的力学性质影响规律。对高宽比为5及25的隔震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高宽比隔震结构动力特性出现明显振型二阶效应,地震动作用下大高宽比结构隔震层摇摆角响应比小高宽比结构大,在输入地震动峰值06g时两者差值达到5倍以上,且大高宽比结构出现明显的支座受拉现象。对隔震层水平、竖向及摇摆响应的理论计算值和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和试验结果较为一致。进一步分析4种高宽比隔震结构的摇摆角响应,得到摇摆角随高宽比增加而增大的结果。大高宽比隔震结构更易产生摇摆响应,隔震层的摇摆角不可忽视,因此高层结构在隔震设计中应考虑隔震层的摇摆响应和支座受拉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