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1篇 |
化学工业 | 19篇 |
金属工艺 | 5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矿业工程 | 8篇 |
轻工业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无线电 | 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6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共享成为了可能,但是,不是所有数据格式都可以在网络上传输和浏览.本文以UG和VRML为基础,研究了运用UG建立的CAD数据文件在网络上的浏览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42.
C/C-SiC复合材料高温防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C-SiC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和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等特点,是新一代的耐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已经被广泛地用作热结构和热防护材料、制动材料以及空间光学系统零部件等。近年来,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和返回式航天运输工具的快速发展,飞行器面临着更多的有高热流、高压气流以及高速粒子冲蚀的环境,这对C/C-SiC复合材料的高温防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C-SiC复合材料高温防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纤维涂层改性、基体改性和高温防护涂层等3个方面,综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报道,从上述3个方面综述了C/C-SiC复合材料高温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种高温防护技术的制备方法,比较了3种高温防护技术的特点,最后对C/C-SiC复合材料高温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3.
缪花明刘荣军王衍飞李俊生李端万帆 《材料工程》2023,(8):142-148
采用不同面密度和丝束大小的碳纤维布,通过不同z向缝合方式编织了两种碳布叠层结构的碳纤维预制体,再经化学气相渗透法(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CVI)与气相渗硅法(gaseous silicon infiltration, GSI)联用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纤维预制体结构对CVI-GSI C/C-S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纤维体积分数与C/C素坯密度都相同的预制体所制备的两种复合材料的密度、各相组成、结构与性能均大不相同。较小的碳纤维丝束(1K)和碳布面密度(92 g/m2),以及锁式缝合留下的较大孔隙为GSI反应中Si蒸气的渗透提供了更加充足的通道,最终制备的T1复合材料孔隙率低、结构均匀、性能更高,其弯曲强度、模量和断裂韧度分别为300.97 MPa, 51.75 GPa, 11.32 MPa·m1/2。初始预制体结构和C/C中间体结构的综合调控是CVI-GSI联用工艺制备高性能C/C-SiC复合材料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45.
针对新安煤矿+535m回风巷道巷道底鼓量大,难维护的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巷道底鼓量大的原因,主要有围岩性质、围岩应力与地质构造、水理作用、巷道布置、支护形式和采动影响等。提出了通过锚注联合加固技术进行底鼓控制,分析了锚索注浆耦合支护机理,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应用锚注联合加固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巷道底鼓变形。 相似文献
46.
47.
DA863彗星式纤维滤料是一种和传统石英砂滤料有很大区别的过滤介质,具有滤速高、过滤精度高、自适应性强等特点。上海梅山矿业有限公司自备水厂采用该滤料对原有双阀滤池进行了改造,并对设计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相似文献
48.
砾岩油藏不同渗透率储集层注入聚合物分子量优选及储集层多参数精细评价,成为聚合物驱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七东1区克拉玛依组下亚组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拟的方法,明确了采收率与聚合物分子量的关系,当聚合物分子量增加到1 500×104以后,采收率增幅逐渐变小。在此基础上,以补偿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测井曲线的径向幅度差为回归参数,建立泥质含量的计算模型,采用孔隙度与泥质含量双因素建立的渗透率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价砾岩储集层的渗流性。基于物理模拟实验与储集层多参数解释结果,确定了七东1区克拉玛依组下亚组砾岩油藏不同地质分区的最优化注入聚合物分子量,并在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研究区日产油量由实施前的149.2 t提升到515.8 t 相似文献
49.
针对油藏内部夹层影响SAGD开发效果的问题,运用分类分析、正交实验设计、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了夹层影响SAGD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夹层影响热连通,阻碍蒸汽腔的发育,进而降低了SAGD前期到中期采油速度;夹层与注采井的相对位置关系对SAGD生产效果影响显著;无泄流通道情况下,夹层影响SAGD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是夹层沿水平井方向发育的长度或者夹层所处位置离注汽井的距离;井间夹层长度达到水平井长度40%或注汽井上方夹层在注汽井上方3m以内,采油速度降低40%以上。可利用直井辅助注汽的方式扩大蒸汽腔发育体积,提高SAGD采油速度。研究成果对夹层发育的超稠油油藏实施SAGD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