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22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磨损对焊点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磨损规律,同非镀层低碳钢相比,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寿命低、点蚀磨损特征变化明显.在此基础上分析电极磨损对焊点质量影响,电极磨损初期阶段,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飞溅严重、焊点表面产生微裂纹程度大,导致焊点质量下降.最后根据电极磨损对焊点微裂纹与熔核直径影响的试验结果,以微裂纹长度不超过0.25 mm的电极端面电流密度为标准,确定电流递增工艺方案,以减小严重电极磨损对焊点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生长型聚晶金刚石晶界物相对热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长型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低是阻碍其进入钻探实用的主要原因,生长型聚晶金刚石品间残余Co存在是热稳定性低主要原因,现有强酸处理去Co工艺存在较多缺陷。本文分析国内外聚晶热稳定性与晶界物相关系,发现晶界物相成分及结构即Co存在状态是影响生长型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关键,通过降低进入聚晶金属Co含量和添加适量Ti、W元素改变Co存在状态,在扩散生长同时生成新的固溶体——硬质合金,即TiC—Co,WC—TiC—Co固溶体,从而改变聚晶金刚石晶间显微组织中残留Co存在状态,提高热稳定性,其热稳定性可达到1473K,并对Ti.W元素合理添加鼍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测试证明聚晶金刚石晶粒之间是D—D键错综连接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63.
基于海洋管道沉放的工程实际,建立了管道海上对接沉放的计算模型。确定了不同的沉放方案,并对不同方案的管道沉放形态、弯矩及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沉放过程中管道应力变化复杂,吊缆释放的不协调极易导致出现局部应力峰值;管道沉放完成后的最终形态和弯矩分布对沉放过程十分敏感,沉放方案微小的差别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沉放结果。在管道下放初期,应以工程船的侧移为主,均匀的下放策略将导致管道水平面内变形较小,曲率过大,从而造成弯矩增加;在侧移后期,应稍微减慢吊缆2的下放速度,这样可以使上弯曲管道的变形曲率减小,避免最大弯矩发生在对接口处;工程船侧移距离不宜过小,太小的侧移距离会导致管道偏移长度减小,从而增大对接口和下弯区管道的变形曲率,导致对应的弯矩增加。  相似文献   
64.
针对深部煤层气井颗粒组分复杂且地温较高的特点,基于油气井砂沉降公式引入颗粒组分占比,综合考虑颗粒组分及井液温度的影响,推导出适用于深部煤层气井垂直井筒的颗粒沉降末速计算公式.并利用液携试验台进行试验,揭示深部煤层气井垂直井筒液流携带颗粒运移特性.结果表明:煤层气井井筒中存在漂浮物形式的低密度煤质颗粒,该部分颗粒在井液流速很低时随井液排出井筒;随着井液流速增加泥质颗粒开始排出井筒,在流速达到0.05~0.06 m/s范围时,颗粒携带率达到稳定期;此后流速继续增大,较小的砂质和夹矸等颗粒随井液排出,当井液流速达到0.08 m/s时,颗粒携带率基本稳定.试验过程共出现3个稳定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煤层气井煤质、泥质、砂质及不同比例混合颗粒导致颗粒组分复杂,这也正是煤层气井液携颗粒与油井携砂的主要区别.这为经济有效的解决煤层气井煤粉颗粒沉积问题、设计井筒排煤粉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建立了海洋管道多点提升的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管土作用的非线性和倾斜绳缆对提升的影响,引入了土体吸力的作用,并增加了对绳缆的模拟,运用ANSYS软件对海洋管道多点提吊的各个阶段进行了模拟计算,同时运用实例分析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土体吸力对离地点附近管道的弯矩影响较大,对管道变形几乎没有影响;在提吊初期,管道的最大弯矩对土体吸力的大小较为敏感,最大弯矩随土体吸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提吊高度的增加,土体吸力对最大弯矩的影响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66.
钻柱升沉补偿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姜浩  刘衍聪  张彦廷  刘振东 《石油机械》2011,(10):5-6,9,195
为实现海洋钻井用升沉补偿装置的国产化,采用相似原理设计了海洋钻井平台钻柱升沉补偿试验台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电液比例换向阀控制不对称液压缸模拟海浪升沉,可对升沉运动进行钻柱补偿控制;由于控制部件采用的电液比例换向阀存在死区,系统采用PID和死区补偿控制算法,较好地实现了海浪模拟和补偿控制。为保证升沉给定和跟踪控制精度,软件采用VB调用API函数,可对采样时间间隔进行精确控制。试验数据表明,该控制试验台可满足浮式钻井平台钻柱升沉补偿系统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67.
设计了浮式钻井平台被动式升沉补偿装置,进行了系统的受力分析,建立了AMESim仿真模型,研究了负载和蓄能器体积变化对补偿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被动式升沉补偿装置具有一定的补偿效果,但系统蓄能器体积较大,补偿存在滞后现象.采用相似原理建立了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升沉幅值的实验研究,实验数据和仿真曲线符合较好,表明该模拟实验台设计合理,建立的仿真模型准确.  相似文献   
68.
基于有限元法的单根钻杆动力学仿真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明确钻进中的钻杆柱工作状态,以直井段中单根钻杆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钻杆的动力学模型,以实际设计参数为依据,确定边界条件,综合考虑静、动载荷的耦合作用,对钻杆受迫振动发展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井下钻杆工作状态,并为钻杆柱的随钻控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分析结果表明,现役钻杆接头台阶及螺纹处普遍存在应力集中,设计时应予以改进;钻杆受迫振动的发展过程中,钻压及转速是重要的振动激励参数,较浅井段钻杆振动参与形式以横振为主,随着钻进的深入,其他振动形式频繁的交替激发并参与,应通过调整钻进参数、避免工作于固有频率而激发模态振动。  相似文献   
69.
用Pro/E难以对环面蜗杆建模.以直廓环面蜗杆为例,推出了一种扫描混合的建模方法,能够成功地实现对直廓环面蜗杆的建模,也为其他环面蜗杆的建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0.
针对网上教学模式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面向网上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结构 ,并运用这一构想研制了多媒体教学课件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