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89篇 |
免费 | 138篇 |
国内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8篇 |
综合类 | 226篇 |
化学工业 | 369篇 |
金属工艺 | 271篇 |
机械仪表 | 201篇 |
建筑科学 | 231篇 |
矿业工程 | 147篇 |
能源动力 | 46篇 |
轻工业 | 303篇 |
水利工程 | 147篇 |
石油天然气 | 126篇 |
武器工业 | 40篇 |
无线电 | 25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4篇 |
冶金工业 | 153篇 |
原子能技术 | 41篇 |
自动化技术 | 2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86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139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108篇 |
2011年 | 156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109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111篇 |
2006年 | 114篇 |
2005年 | 110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84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本文通过对耐火砖成形模具磨损机理和对现有耐火砖成形模具用材质的分析与比较,从“综合效益”原则出发,试制了一种适合于一般耐火材料厂实用的模具钢——空淬微变形低合金耐磨铸钢。该材质材料来源充足,成本低,耐磨性较好,与低碳铜渗碳模具相比,平均寿命可提高2倍以上,同时,返修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02.
无数人以忠于理想面对现实的心态缅怀业已消逝的激情,余炳显然不会被归于此列。长发、随意的着装、沉静的微笑,他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各种场合。设计界将余炳与许燎原视为成都第二代设计师代表人物,他们这一代最终创建了一个新的标准——让设计艺术获得商业尊重。 相似文献
103.
由浙江皇马化工集团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 研制开发的“HDG-涤纶高速纺POY油剂”和“功能性双烷基封端无规聚醚”于年月在杭州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 HDG-涤纶高速纺POY油剂是采用聚醚改性特种合成抗静电剂改性硅油等单体 经科学合理配伍 使该产品具有比一般油剂更好的渗透性耐热性 能很好地吸附在纤维表面 形成良好的保护膜 从而减少纤维磨损。其应用性能和各项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类油剂的先进水平。功能性双烷基无规聚醚则是用双烷基取代单烷基无规聚醚末端的羟基而形成 使其不但具备通常单烷基聚 《合成纤维工业》2001,24(1):58
由浙江皇马化工集团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 ,研制开发的“HDG-2 1 60涤纶高速纺 POY油剂”和“功能性双烷基封端无规聚醚”于 2 0 0 0年 1 2月在杭州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HDG-2 1 60涤纶高速纺 POY油剂是采用聚醚改性、特种合成抗静电剂、改性硅油等单体 ,经科学合理配伍 ,使该产品具有比一般油剂更好的渗透性、耐热性 ,能很好地吸附在纤维表面 ,形成良好的保护膜 ,从而减少纤维磨损。其应用性能和各项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类油剂的先进水平。功能性双烷基无规聚醚则是用双烷基取代单烷基无规聚醚末端的羟基而形成 ,使其不但具备通常单烷基聚… 相似文献
104.
通过挤出共混、造粒、注射成型的方式制备了黄麻纤维填充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黄麻与PLA之间的微观界面形貌。结果表明:黄麻的加入,并没有很好地改善黄麻/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碱处理后的黄麻与PLA之间的界面性能有所改善;碱处理黄麻的加入,改善了黄麻/PLA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与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05.
106.
以钼酸铵为前驱体、亲水性SiO2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MoO3-x/SiO2系列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紫外光谱(UV-Vis)、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性质进行表征。以乙腈为萃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氧化脱硫反应中,研究了催化活性与催化剂表面性质的内在规律关系。结果表明,MoO3-x活性组分的团聚是抑制氧化脱硫活性的主要原因,适宜的焙烧温度有利于获得所需活性位点且分散性高的催化剂,可有效对H2O2快速活化,提高DBTs脱硫率。在焙烧温度为350℃、O/S摩尔比为3、反应温度为60℃的最佳脱硫条件下,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的脱除率分别为77.2%、99.3%、96.4%。该催化体系中DBT的脱除率可达到国家脱硫标准(<10μg...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