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7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
CAD技术以简单、快捷、存储方便等优势在工程设计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CAD技术的应用使机械工程人员在设计相应机械零部件时更加方便。下面就CAD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应用中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结合桥梁清水自密实混凝土工程特点及要求,从原材料筛选、胶材用量及掺合料比例调整、骨料类型及粒径控制、最佳砂率选取等方面进行配合比设计,选取最佳清水处理工艺,探讨自密实工作性能影响因素,对比试件表观性能指标,开展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桥梁清水自密实混凝土倒坍时间1.8 s,V漏时间12 s,间隙通过性好,自密实性能优良,含气量1.8%,无明显色差,无裂缝,表面气泡极少,清水表观性能优秀,耐久性好。  相似文献   
13.
氧化石墨烯(GO)在水泥基材料中存在着分散不均匀、易絮凝现象,为解决该问题,提高氧化石墨烯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使用效果,本文在合成聚羧酸(PC)减水剂的过程中添加氧化石墨烯,合成出一种新型的聚羧酸/氧化石墨烯(PC/GO)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水泥胶砂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胶砂中添加0.3%的PC/GO复合材料后,未发现GO的絮凝体,分散效果良好,且水泥胶砂的抗压强度比未添加GO时提高了20%,而且,微观结构测试结果显示胶砂在掺加复合材料后出现大量簇拥团聚生长的钙矾石,提高了胶砂整体的密实度,这也很好地对强度的提高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曹玉苹  卢霄  田学民  邓晓刚 《化工学报》2017,68(4):1459-1465
针对高维化工过程中存在的非线性和动态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单类随机森林(dynamic one-class random forest,DOCRF(的过程监控方法。对正常运行状态下的过程数据进行稀疏性分析,根据其反分布产生离群点数据。利用典型变量分析对正常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将正常数据和离群点数据投影到典型变量空间,利用典型变量空间数据训练单类随机森林。基于单类随机森林模型根据待检测样本与正常数据的相似度构造监控统计量进行故障检测。在Tennessee Eastman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DOCRF方法总体优于单类支持向量机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连接GoogleEarth,自主研发"卫星拷屏程序"和"位图合成程序",下载并合成了石家庄市高分辨率卫星地图。并将下载合成的大位图导入SuperMap中,实现广电GIS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多组分注射技术及其工艺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现代多组分注射技术的几种主要方法,并通过工艺性分析和比较,讨论了每种方法在注射技术领域的优势和缺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再生细骨料的掺量和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抗冻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的最佳掺量为20%,此时,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较好;采用再生细骨料(Ⅱ区粗砂)等质量替代20%天然砂配制的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较优,其28 d抗压强度相比于采用天然砂的基准组提高了9%,且其抗冻性能、耐久性能与采用天然砂配制的混凝土相近。  相似文献   
18.
以28 d活性指数为85%的再生微粉按胶凝材料10%、20%、30%加入混凝土中,进行了再生微粉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掺量低于20%时,掺量越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越好;通过SEM结果发现,混凝土冻融损坏是因水分子受冻膨胀导致钙矾石结晶裂缝和骨料与晶体间裂缝;再生微粉掺量越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越低,且随着侵蚀时间的增加,该效果更加显著;EDS结果表明,干湿循环破坏的混凝土内部S元素急剧增加,形成的碳硫硅钙石膨胀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结构裂缝是混凝土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优质医用生物陶瓷应该具备怎样的性能一直困扰着广大研究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者团队致力于研发医用生物陶瓷,从基础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应用经验,相继提出了“生物适配”和“精准生物适配”理论。本文围绕“医用生物陶瓷(磷酸钙类材料)的功能性生物适配”这一主题分享本团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从结构适配、降解适配、力学适配、应用适配等四个角度,结合骨科临床应用背景,探讨如何实现其生物适配和设计制造的有效衔接,旨在为医用生物陶瓷的设计、制造、监管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