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前利用熔盐电解的方法直接使用Ti O2等氧化物原料来生产金属钛或者钛合金,是国内外对钛及其合金生产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关于熔盐电解动力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实验对传统的未反应核模型进行改进,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钛精矿熔盐电解的动力学过程,发现钛精矿熔盐电解过程的还原速率,受到氧离子在产物层中的扩散速率控制,电解反应中的内扩散为整个电解还原过程的限制性环节。提高反应温度,增加孔隙率有利于内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2.
13.
优化制粒是烧结生产中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能耗的重要措施。水分控制是制粒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影响到制粒颗粒的强度和粒度组成,决定了生料层的透气性。为提高制粒生产中加水量的控制水平,文章对湿容量在铁矿石烧结生产中的应用作了相关研究。物料湿容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烘干物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含水量。实验室试验及工业试验表明:①物料的吸水过程规律显著,湿容量是物料重要的吸水特性参数;②湿容量与物料制粒的适宜含水量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93.1%;③可通过物料的CaO、Al2O3、MgO、0.2mm的粒级含量及0.2~0.7mm的粒级含量等理化指标来预测湿容量。为提高湿容量的预测效果,比表面积、孔隙率、接触角等物性参数的影响也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以微波作为热源,在正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体系中水解制备粒径分布窄、分散性好的球形TiO2.主要对前驱物浓度、微波功率、微波加热方式及溶液的pH值等对制备颗粒的影响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正丙醇与水体积比为1:1的条件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在较短的微波加热时间内可制得粒径分布窄、分散性好的高质量球形TiO2颗粒;颗粒粒度大小及粒径分布受微波加热方式、前驱物浓度及pH值的影响较大,而微波加热功率相对其他因素来说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16.
镀锌工业和钢铁工业产生的含锌废料,具有最大、锌含量差别大、有价金属种类繁杂的特点。目前,处理含锌废料的方法主要分为火法和湿法,得到金属锌锭、锌粉或者各种含锌的化工产品。本文归纳总结了火法和湿法处理钢铁厂含锌废料的工艺流程及其设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火法、湿法联合处理锌灰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处理钢铁厂合锌废料可大大提高锌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7.
多孔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和功能材料,相比于实体材料特殊的结构,从而赋予了其材料的优异性能。本研究采用粉末冶金造孔剂法制备了孔隙率为38.9%、48.2%、57.5%三种孔隙率的泡沫镁。其孔隙率从38.9%增加到57.5%时,其弹性模量从8.5GPa降到3.3GPa,初始屈服应力从24.9MPa降到9.4MPa.从检测结看,泡沫镁具有低屈服应力和较长的应力平台。因此,可以作为优异的吸能缓冲材料。 相似文献
18.
19.
20.
碱度对CaO-SiO_2-Al_2O_3-MgO-TiO_2渣系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庆钢铁集团近年来增加澳矿使用量后,炉渣中Al2O3含量的增加对炉渣流动性的不利影响,对重钢高炉的炉渣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以重钢高炉现场渣为基础,利用旋转黏度计测试了Al2O3质量分数为12%、Mg O质量分数为8%、Ti O2质量分数为5%、碱度为1.07~1.50时,Ca O-Si O2-Al2O3-Mg O-Ti O2渣系黏度变化情况;并测量了不同Ti O2含量时炉渣黏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碱度范围内,随着二元碱度增加,炉渣黏度降低,当二元碱度超过1.35时,黏度降低趋势变平缓;炉渣中加入适量Ti O2能降低黏度,改善流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