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标特性在导弹引战配合仿真研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目标的运动、几何、散射、结构和易损等特性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目标特性的几何与数学模型.介绍了目标运动特性在坐标转换矩阵和引信最佳延迟时间设计中的应用;目标几何与散射特性在目标探测和识别中的应用;以及目标结构和易损特性在目标毁伤评估中的应用等.通过仿真实例,说明了目标特性在导弹引战配合仿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对于建立类似的弹目交会仿真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AT89C52单片机进行电动自行车转速控制系统设计,达到实现平滑制动的目的。选择新型NAO(无石棉有机物)型刹车片材料,改善其安装结构,以增加制动次数,减少制动噪音。  相似文献   
13.
微细产品的需求增大使作为微细产品主要加工方式的微切削受到高度重视。研究微切削过程的变形程度可以预测和控制切削参数,设计高效刀具,提高产品质量。然而微切削过程中的变形剧烈,很难测量。切屑变形系数能够真实反映切削过程中变形且直观易测,研究基于微切削中的切屑变形系数,通过提出的微切削模型描述微切削变形情况;设计正交微车削试验获得微切屑变形系数和切削力,计算第一变形区的剪切角、应变、应力。结果表明正交微切削中的切削厚度(进给量)增大时,切屑变形系数增大;剪切角随进给量增大而增大,用微切削模型得到的剪切角比用宏观切削模型要小:第一变形区的总剪切应变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进给量的减小反而增大;微切削中剪切应力比正应力大,当进给量减小时,应力大致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尺度效应。试验证明用切屑变形系数描述微切削中的变形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红外线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的原理、性能及特点、相关技术要求、质量判定条件、试验方法和最终产品的检验方法。同时介绍了该设备制造、试验和终端产品检验的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5.
基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微切削第一变形区应变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应用于微切削仿真过程的材料本构模型中,表征材料的微观尺度变形特性。进行了45钢微切削过程仿真,研究微切削第一变形区内的有效流动应力、有效应变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分析了切削厚度与切削刃口圆弧半径比对第一变形区有效流动应力和有效应变分布的影响。设计了正交微铣削实验,获得了切屑根部试样,并通过金相试验和显微硬度测试证明了微切削过程中第一变形区应变梯度的存在和微切削变形仿真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广义有限单元法(GFEM)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GFEM的最新研究成果。GFEM通过提高广义结点函数的阶数和引入特定的局部逼近函数,有效地提高了总体近似解的精度,但是随着结点自由度的增多,计算量相应增大。半弥散单元法利用考察结点的邻近结点的函数值来表示结点的广义自由度,在不增加系统自由度数的前提下即可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短波系统中带宽范围内通信信道的快速任意选择切换,要求发信机和天线之间能够快速阻抗匹配。文章提出了一种高速自动天线调谐设计方案,能够实现对2~30MHz频带内各个频点的天线阻抗进行快速匹配,调谐时间小于100ms,调谐完毕后驻波比小于1.2。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对白城市水资源现状的分析,指出了该地区具有可观的开发前景,变水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合理开发可使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准确预测残余应力对提高微小工件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建立微切削残余应力的理论分析预测模型,应用有限元仿真方法,探求了不同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下微切削45钢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为优化微切削过程和防止微小零件疲劳破坏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某多塔连体高层建筑由3栋高度不同的高层建筑和高位钢结构连接体组成,连接体与主体结构之间设置摩擦摆隔震支座,支座位移较大的位置设置黏滞阻尼器。对整体结构进行了考虑支座非线性的整体建模分析,并与单塔独立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设计所选用的弱连接有效减小了连接体对主体结构的影响,设置摩擦摆隔震支座和黏滞阻尼器减小了各塔楼的地震响应。最后,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的位移和层剪力、摩擦摆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的响应以及构件的损伤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整体结构、摩擦摆隔震支座和黏滞阻尼器、结构构件均满足预定的抗震性能设计目标,该多塔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反应及破坏机制,符合结构工程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