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4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原子能技术   1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1.
为了测试磁悬浮控制棒驱动线的特性,验证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驱动线的综合性能研究。通过运行特性试验,得到控制棒驱动机构及驱动线的静态、动态性能参数;通过运行寿命考验,验证控制棒驱动线的稳定性、可靠性,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32.
余热排出系统管道发现的热疲劳裂纹问题关系到压水堆的安全。本文基于开源有限元软件Code_Aster,采用Lagoda-Macha-Sakane模型预测了余热排出系统管道材料304L不锈钢的疲劳寿命,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改进的Lagoda-Macha-Sakane模型。采用改进的Lagoda-Macha-Sakane模型对余热排出系统管道的热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热疲劳寿命与试验热疲劳寿命吻合。  相似文献   
33.
基于采用多堆一机方案可以实现模块式高温气冷堆(MHTR)与大容量超临界蒸汽透平机组的匹配,从而实现MHTR的高效率发电的考虑,进行了MHTR超临界蒸汽透平循环再热器设计的研究.根据百万千瓦级超临界机组的参数确定了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的MHTR分堆供应方案,给出了再热器的技术参数.通过对不同传热管结构方案的比较,确定了组件式直管型式的结构设计方案,该设计具有结构紧凑、传热系数大、刚度好和制造方便等优点.经过热工水力分析计算,证明这种设计能够满足传热和水动力要求.  相似文献   
34.
下降液膜的阴影成像法研究以及数值图像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降液膜广泛运用于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安全系统(如 AP 1000)和核能海水淡化系统.本文通过阴影成像法技术对下降液膜流动不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宽广的下降倾角范围内(β=0°~90°)的液膜扰动波的阴影图片,揭示了重力对于液膜扰动波发展演变的重要影响.运用数值图像处理方法研究了下降液膜扰动波的特性,定量分析了液膜扰动波的发展变化,迸一步证明了重力对于扰动波发展演变的重要影响,得到了下降液膜扰动波的4个特征区域,绘制了区域随雷诺数和沿程距离的演化图,揭示了雷诺数对于扰动波区域分布的影响.最后通过频谱分析得到了液膜扰动波的扰动频率,获得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介绍了低干度两相流自然循环并联双通道稳定性实验研究结果。对单通道与并联双通道的稳定性作了比较,研究了进口阻力系数不对称及加热功率不对称对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并联双通道出口干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特性。  相似文献   
36.
喷泉不稳定诱发间歇流量振荡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实验在5MW低温核供热堆热工水力学模拟回路上完成,系统压力为0.1MPa。研究了发生间歇流量振荡的条件及机理。给出了喷泉不稳定诱发的间歇流量振荡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摩擦系数和底部倾角对双区球流的运动影响,参照二维堆芯球流运动实验台架,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双区球流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并从唯象的角度对不同摩擦系数和底部倾角下双区的分布、中心区/交混区及滞留区等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摩擦系数增大,球流动更加均匀,滞留区在一定范围内随之增大,交混区域有所减小。底部倾角越大,流动越均匀,滞留区和缓慢流动的区域越小。  相似文献   
38.
引入能量分析方法,探讨流动的惯性力、气液界面和管壁界面上的表面张力对波动薄液膜的作功机制,从物理上解随液膜流动雷诺数及拢动波长的拉以及液膜波动加剧的规律。分析表明:液膜蒸发条件下的热流率增加造成壁面毛细吸附力维持液稳定的作用降低是导致液膜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在压水堆核电站余热排出系统冷热水混合区管道发现了由热疲劳导致的不同方向的浅裂纹群,疲劳裂纹的萌生方向可根据临界面方向进行预测。本文对临界面方向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出了双轴疲劳载荷作用下临界面方向的解析解。基于C++语言开发了临界面方向的分析程序,同时采用C++开发的分析程序和有限元软件Code_Aster计算了临界面方向,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解析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临界面方向分析结果与余热排出系统管道中发现的热疲劳裂纹方向吻合。研究表明,余热排出系统管道焊接残余应力对热疲劳裂纹萌生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换热器管外对流换热进行数值分析,比较组织流道和不组织流道时换热器管束外部的流动分布的差异和换热能力的大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组织流道可优化换热器管外的流动,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力。比较分析无流道、有流道和流道出现缝隙对换热能力、阻力和出口温度等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流道会使换热能力增加约20%,阻力增加约1倍;当流道出现缝隙时,单缝隙对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影响不大,多缝隙会损失一部分换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