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2篇 |
免费 | 125篇 |
国内免费 | 9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0篇 |
综合类 | 126篇 |
化学工业 | 227篇 |
金属工艺 | 88篇 |
机械仪表 | 165篇 |
建筑科学 | 194篇 |
矿业工程 | 86篇 |
能源动力 | 42篇 |
轻工业 | 237篇 |
水利工程 | 122篇 |
石油天然气 | 57篇 |
武器工业 | 11篇 |
无线电 | 25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2篇 |
冶金工业 | 78篇 |
原子能技术 | 18篇 |
自动化技术 | 3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148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94篇 |
2011年 | 98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93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61年 | 4篇 |
1960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灰色聚类法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色聚类是一种“加权”平均型的综合评价方法,可充分体现被分析单元的模糊性,并较为合理地进行相聚类,且整个过程计算比较简单,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多指标的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2.
基于HIDiC的理论和Aspen模拟的结果,建立了新型内部能量集成的精馏塔的塔节结构,对筛孔式结构的复合HIDiC塔节做了CFD模拟,探索了不同参数下的水力学性能,优化了新型复合塔节的结构。结果表明:对于筛孔式复合塔节,减小塔板孔径,降低出口堰高有利于提高传质和传热效果。利用SolidWorks软件针对温度与压力下的双重效应做了静应力分析,通过HIDiC理论,模型构建,水力学模拟相互验证,将HIDiC逐板换热的理论与实际模型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水热-研磨的方法处理商业红磷(C-RP)获得纳米级RP光催化剂。选择罗丹明B(RhB)考察该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C-RP经水热后选择研磨处理,其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当研磨2h时,光催化剂体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其光降解速率常数是3.16×10^-2 min^-1,是C-RP的8.25倍。系列表征结果表明C-RP水热-研磨处理后提高其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是:粒径变小,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迁移和分离。另外,通过捕获剂实验,最终确定在光降解反应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光生空穴(h^+)和超氧基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04.
105.
为解决糠醛生产过程中收率低和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使用氯化铁/氯化钠复合催化木糖经反应萃取生产糠醛的新工艺。首先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最优的催化剂添加量。然后以获得降解过程中较高的木糖转化率和糠醛收率为目的,通过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反应温度(170—210℃)、溶剂比(体积比1—5)、反应时间(15—75 min)对木糖降解过程的影响,并建立了木糖转化率和糠醛收率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由响应面分析和方程模型优化可以得到木糖降解过程的最优降解条件:反应温度190℃,溶剂比4,反应时间48 min,此时木糖转化率为93.1%,糠醛收率为75.6%。在最优降解条件下的实验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说明模型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薄膜材料中的微观结构和织构特征对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目前薄膜中微观结构和织构的关系尚未清楚。以Cu/Co多层膜为对象,研究薄膜中的表面粗糙度和织构。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单晶Si基底上制备Cu/Co多层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多层膜的表面粗糙度进行逐层表征,结合薄膜外延生长模型分析薄膜表面自由能的层间差异对薄膜生长模式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基底上沉积的Cu薄膜呈岛状模式生长,表面粗糙度较小;继续在Cu薄膜上沉积的Co薄膜亦呈岛状模式生长,表面粗糙度增加;最后在Co薄膜上沉积的Cu薄膜,趋向于层状模式生长,表面粗糙度下降。此外,利用XRD与EBSD分析Cu/Co多层膜的织构演变行为,发现在Cu和Co层交替沉积的过程中,织构类型由{111}变为{0001}再变为{111},织构强度逐渐变弱。分析表明,薄膜的织构强度与其表面粗糙度存在一定关系,Cu薄膜中{111}织构强度越高,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越小。通过明确Cu/Co薄膜生长过程中的织构演化规律以及织构与微观结构的相互作用,可为薄膜制备技术和性能调控的研究提供一定启示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优化GH4099蜂窝夹层结构焊前清洗工艺。方法 分别用400#砂纸、不同激光功率(60~200 W)、不同离子轰击时间(1~2 h)对GH4099带材表面进行了砂纸打磨、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试验,分析了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表面形貌、O元素含量、BNi2钎料润湿性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清洗工艺下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接头的拉伸性能。结果 随激光功率从60 W增加到100 W,GH4099表面O含量逐渐降低,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钎料润湿面积百分比增加到83.5%,润湿性增加。当激光功率大于100 W时,表面残留网状分布的氧化物,导致钎料润湿性降低。当激光功率进一步增加到200 W时,氧化物网状分布现象减轻,润湿性随之增加,粗糙度也有所降低;随离子轰击时间从1 h增加到2 h时,带材表面氧化皮逐渐去除干净,钎料润湿性随之增加,钎料对离子轰击2 h的表面的润湿面积百分比达到91.2%,与400#砂纸打磨的相当。经离子轰击2 h、1 020 ℃-15 min钎焊获得的夹层结构等效抗拉强度为11.9 MPa。结论 与激光清洗相比,离子轰击可以同时去除蜂窝型面及附近侧壁部分的氧化皮,能更有效地改善钎料对蜂窝基体的润湿性。 相似文献
110.
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方法,使用高铬铸铁药芯焊丝,喷射优化设计的Cr-Ti-Mn-B系粉体形成耐磨堆焊层。利用XRD及金相显微镜分析堆焊层组织结构,并测定堆焊层的硬度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单纯高铬铸铁芯堆焊层相比,喷射粉体后堆焊层的洛氏硬度HRC增加,当Mn铁、Cr铁、B铁、Ti铁质量分数比为4.3∶52.2∶3.9∶39.6时,堆焊层硬度和耐磨性最高。喷射粉体堆焊层以马氏体为主,并有(Cr,Fe)7C3,FeMn2等相产生,从而提高堆焊层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