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综合类 | 5篇 |
化学工业 | 3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2篇 |
矿业工程 | 8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1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6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12.
13.
针对采用无刷直流电机的智能车差速转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PID控制器的智能车差速转向控制系统。建立了差速转弯模型和动力学分析,在灰色系统理论之上,将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区别成不确定部分和确定部分两部分,对于不确定的部分搭建了灰色控制模型,使用了灰色预估补偿,以此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白化后的控制系统灰量;对无刷直流电机灰色PID控制调速器进行了仿真,将其与常规PID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系统采用灰色PID控制算法后,受到电机参数改变和负载变化的影响很小,转速及转矩具备更高的鲁棒性及控制精度,体现了良好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新式的智能车无刷直流电机差速转向控制系统使得智能车转弯系统结构简单、环境适应性强,较好地实现了给定速度参考模型的自适应跟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疗效、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所有入选病例均获得12至18个月以上有效随访,结果显示PFNA组优良率为96.67%(29/30),与DHS组的90.00%(27/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手术时间(70.73±2.84)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7.56±2.25)min(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81.34±25.68)m L,明显少于DHS组的(332.33±18.84)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与DHS相当,但PFNA治疗较DHS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明显较短,而且患者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5.
周振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9)
本文主要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实际环境出发,结合国内IPv6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针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IPv4地址不足的现象和IPv6技术的升级与部署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IPv4/IPv6双栈技术、IPv4/IPv6隧道技术等从IPv4过渡到IPv6的几种技术方案和在教育信息网中IPv6的部署问题,最后结合国内各高等院校最常用的IPv6应用,确定了IPv6在今后教育信息化中的主要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补偿数字电视发射机的频谱畸变与相位失真,以得到最佳的VSB频谱特性,可以在调制器中加入预均衡网络对频谱进行预畸变。从信号复包络理论出发,分析并提出了数字电视VSB调制器中预均衡网络的实现算法及其FPGA硬件实现结构。计算机仿真和实际硬件实现结果都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从而为突破调制器性能瓶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由于国内教育信息化发展受到网络的传输速度、信息资源的地理位置、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教育信息化平台跟不上教学应用的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出信息网络速度与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共享、服务器利用效能较低、信息设备难以管 相似文献
20.
针对折臂式自行走高空作业平台折叠臂结构的强度校核问题,分别运用虚位移原理中的几何法和坐标法,以及传统静力学方法对折叠臂液压缸推力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3组折叠臂液压缸推力表达式。将某型号折臂式自行走高空作业平台的结构参数代入3组推力计算表达式中,利用Matlab软件绘制出了折叠臂液压缸推力随变幅角度γ的变化曲线图,并对3种方法得到的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最大偏差在2%以内,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上述方法可推广到其他折臂式自行走高空作业平台的分析中,并为此类高空作业平台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