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金属工艺 | 14篇 |
机械仪表 | 5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 |
冶金工业 | 7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类金刚石(DLC)膜对2Crl3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和金相显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类金刚石(DLC)膜对2Cr13不锈钢耐蚀行为的影响.失重试验结果表明:DLC膜较薄时对2Crl3不锈钢在中性NaCI溶液中耐全面腐蚀的影响不明显,而膜较厚时能显著降低2Crl3不锈钢的腐蚀速度;失重试验和电化学试验均表明DLC膜降低了2Crl3不锈钢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速度;动电位扫描曲线和金相显微分析说明DLC膜明显改善了2Crl3不锈钢基体抗点蚀、晶间腐蚀等局部腐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热丝化学气相(CVD)法沉积全刚石具有其它沉积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受到重视,然而在高温沉积过程中灯丝容易发生形变和挥发所带来的“污染”影响了金刚石沉积膜的质量,本文就热丝法中三种常用灯丝(钨丝、钼丝和铼丝)的高温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钽丝表面包钨的新实验,以进一步指导热丝CVD法沉积高质量的金刚石。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解腐蚀方法显示锑铜合金组织中富锑脱溶相,通过X射线能谱仪和扫描电镜鉴别分析了脱溶颗粒及其形状大小和分布,讨论了锑对合金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含适量锑的铜合金经忧型,使锑以脱溶相析出并呈细小均匀弥散分布,其综合性能良好,可作为高强度高导电材料。 相似文献
14.
钢表面离子束改性类金刚石膜层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束沉积类金刚石膜是钢表面改性的一项新技术。类金刚石改性膜层显微硬度和表面电阻率在特定轰击能量下出现峰值 ;双离子束轰击混合界面可以提高膜层显微硬度 ,并使峰值向低能量方向偏移 ,而且大大增强膜基结合强度。在大气环境中 ,改性膜层对钢的摩擦系数达到 0 0 80~ 0 1 80 ,在摩擦过程中起减摩作用。另一方面 ,类金刚石膜层显著提高钢的耐磨性 ,试验表明 ,40Cr钢表面镀膜后其磨损量是镀膜前的 1 /2 74。类金刚石膜由于使 2Cr1 3不锈钢在 3 5%NaCl溶液中的自然电位Ecorr和点蚀击穿电位Eb 增大 ,因而明显增强钢的抗点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碳纳米管复合镀层在不同摩擦组合下的摩擦学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CVD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进行了表面改性和修饰,然后通过化学共沉积方法制备了高硬度的碳纳米管复合镀层,并研究了碳纳米管复合镀层在不同摩擦组合下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处理后的碳纳米管表面拥有丰富的表面官能团,这使大量的碳纳米管复合于镀层中,从而导致了镍磷复合镀层的硬度显著提高,达到946 HV.摩擦实验得出,在润滑状态下以钢环为摩擦副,碳纳米管增强的镍磷复合镀层比传统耐磨材料SiC增强的镍磷复合镀层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此外,不同摩擦组合下的摩擦结果表明,SiC复合镀层相互摩擦时尽管拥有较低的磨损率,但其摩擦系数仍然较高,而碳纳米管复合镀层相互摩擦时表现出最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108 7和1.49×10-3 g/m. 相似文献
16.
17.
ITO/MgF2复合薄膜既具有较好的表面导电性能又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可应用于空间太阳电池玻璃盖板表面。文章主要对ITO/MgF2复合薄膜中表层的超薄ITO薄膜进行了研究。利用TFCalc软件模拟了ITO薄膜厚度对ITO/MgF2复合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在衬底上依次沉积MgF2薄膜和氧化铟锡(ITO)薄膜,研究了ITO薄膜工艺参数(沉积速率、沉积温度和工作气压)和ITO薄膜厚度对ITO/MgF2复合薄膜光电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当ITO薄膜沉积速率为0.05nm/s、沉积温度为400℃、工作气压为2.3×10~(-2) Pa、厚度为10nm时,表层ITO薄膜基本连续,其方块电阻(1.94kΩ/)已符合设计需求,ITO/MgF2复合薄膜在可见光区间(400~800nm)的平均透过率达到89.00%。 相似文献
18.
Al/Cu键合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是导致微电子器件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了微电子器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Al/Cu键合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规律,分析了Al/Cu键合系统的失效机制。热超声键合过程中,Al焊盘上氧化铝层的破裂使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成为可能,键合及器件使用过程中,金属间化合物和柯肯德尔空洞的形成和长大最终导致键合失效。采用在Al焊盘上镀覆Ti过渡层的方法,可有效降低键合系统中Cu原子的扩散速度,抑制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从而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周灵平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1996,(5):48-51
分析了我国小电炉车间的生产情况,提出了用双炉结构电炉和水平连铸技术相匹配的民上电炉车间的结构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小电炉车间传统生产工艺流程,推进车间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机械融合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硼包覆LiNi0.82Co0.15Al0.03O2的正极材料,讨论了氧化硼包覆层对正极材料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SEM)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分析结果表明,氧化硼成功的覆盖在LiNi0.82Co0.15Al0.03O2颗粒表面.电化学测试表明包覆物有效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