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49篇
机械仪表   93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走向自主是智能制造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并不意味着将人排除在制造系统之外,自主制造仍需要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物理回路中人机交互和工业4.0自主性的基础上,探讨社会—信息—物理交互的自主智能制造系统的基本构成、元素交互和参考体系架构以及人在其中的角色,进而将人在回路里、回路上和回路外理念分别置于智慧制造的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和社会空间,形成三位一体的自主社会信息物理生产系统,最后以混合人工智能方法驱动的按订单生产作业调度问题为例对其运作机制加以展示说明。  相似文献   
52.
基于Modelica的多领域伺服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应用需求中,跨领域建模与仿真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面向对象物理建模语言Modelica使多领域建模变得相对简单,并能在完全支持Modelica语言环境下的Dymola平台上进行仿真.采用Modelica语言分别对开环伺服系统和半闭环伺服系统进行了建模,并在Dymola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多领域的伺服系统动态响应性能效果良好,与分析基本上吻合.利用Modelica语言的开放性,根据研究对象的需要建立一些相关的模型,同时也完善了模型库.Modelica/Dymola为伺服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3.
基于最优化设计方法的加工过程PID控制,以铣床加工过程为例,针对原PID控制器下系统产生超调量过大,调整时间过长,控制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借助MATLAB软件及其附带的Simulink软件,设计了基于ITAE指标的最优化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输出信号平稳,其变化范围小.加工过程在最优化控制器控制下有较好的快速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4.
基于OPC技术的柔性制造系统集成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OPC技术的柔性制造系统集成平台,该平台利用MCGS作为OPC服务器,包括若干数控加工单元以及机械手、物料传送装置.平台集成了车间调度算法,可根据遗传算法优化出来的调度方案运行.利用ASP.NET编写平台的WEB服务器程序以实现对该平台的远程监控.该柔性制造系统平台具备较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够实现可靠的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55.
在VS 2005平台上开发了STEP-NC程序生成器,能够读入AP203文件,提取工件的几何和拓扑信息,自动识别制造特征,经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工艺规划,最后输出符合ISO 14649标准的STEP-NC程序.生成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分为STEP数据输入和提取模块,制造特征识别模块,工艺规划模块和STEP-NC文件输出模块.  相似文献   
56.
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开放性智能控制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由组织级、智能协调级和模糊神经控制级组成的加工过程递阶智能控制体系结构,该结构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多种智能技术和人机协作于一体。  相似文献   
57.
研究和开发一个双目视觉系统用于智能排爆机器人的自动控制。该系统利用计算机双目视觉原理,采用Matlab 7作为运算引擎,调用机器视觉软件eVision 6.2进行立体匹配,实时捕获图像,进行摄像机标定、图像预处理和匹配,确定可疑目标物的坐标,把图像实时显示在控制台,并通过xPC目标系统实现该机器人实时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手臂靠近并准确抓取可疑目标物。排爆机器人的抓取实验表明,该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在精度上能满足排爆要求。  相似文献   
58.
经典的加工过程模型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加工材料、刀具形状和磨损程度不同而不同,因而具有时变性。实际加工过程要比理论上推导出的模型复杂得多,是一种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影响因素不确定的复杂系统,甚至难以用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表示。结合PID和模糊控制两者的优点,建立一种加工过程的模糊自适应PID的控制方法。对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Matlab建立了铣削加工过程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运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系统的调节时间缩短,响应速度加快,抗干扰能力和适应参数变化的能力要优于增益自适应的PID控制。  相似文献   
59.
介绍一种由组织级、智能协调级和模糊神经控制级组成的加工过程递阶智能控制体系结构,该结构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多种智能技术和人机协作于一体  相似文献   
60.
传统BP算法收敛速度慢、产生局部极小点的原因之一是该算法采用的是均方误差准则。为了改进BP算法的不足,提出基于最大熵准则的BP算法,并应用于加工过程的神经网络建模。仿真表明:基于最大熵准则的BP神经网络建模,其辨识精度优于一般BP算法神经网络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