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50篇
机械仪表   50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ASP模式的中小机电企业信息化改造系统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提出了一种基于ASP模式的中小机电企业信息化改造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对其系统功能、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
Pro/E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入研究并实现了运用Pro/E的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进行程序自动特征建模技术 ,提出用动态链接库方式实现用微软基本类库 (MFC)开发Pro/E对话框界面的通讯机制 ,并给出了实现方案和程序示例。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五轴超声无损检测自动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详细介绍了其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组成,该系统能够控制机械装置带动探头实现对复杂曲面的自动扫描。  相似文献   
44.
在分析敏捷虚拟企业构成关键要素的基础上,针对其构成及实施环境的混合集成性特点,提出了人-机-环境混合AVE系统模型和核心功能结构(CFS)的观点,并分析了其实际的可装配性,为敏捷虚拟企业的构成与实施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45.
基于Web的异地并行设计与制造系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研究了基于虚拟企业进行机电产品协同开发的过程,开发了一个支持虚拟企业组建,运行与解体的异地并行设计与制造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基本框架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6.
PID控制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线性系统能达到较理想的控制效果,但针对中密度纤维板施胶控制系统,不能很好解决施胶控制中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时滞等诸多问题.通过比较常规模糊控制器和传统的PID控制器在控制方面的优缺点,结合PID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将模糊控制技术与PID控制算法相结合构成复合型控制器.经仿真试验,控制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7.
当前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单一制电量电价的计价形式不能客观反映西电东送的送电特性,按单条线路核定电价的方法已不适应主网架网络化的发展现状。基于此,对未来西电东送输电电价形成机制提出了建议,推荐由现行的单一制电量电价逐步过渡到两部制电价。根据容量电费的分摊方和分摊比例,采用最大负荷法设计了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8.
液压缸智能CAD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用于机械产品设计的并行式多专家系统(MES)理论模型,针对并行式MES理论模型建立了用于实施液压缸智能CAD系统的结构模型,定义了MES协同求解概念,阐述了MES协同求解原理。  相似文献   
49.
AIRCO PA—5型脉冲弧焊机是一种多用途、高性能的焊机。能以50或100次/秒(60赫芝时为60或120次/秒)的比例,交替使用大电流(峰值)及小电流(基值),在任何焊接位置都保持断续的喷射电弧。从半  相似文献   
50.
南方电网"十二五"期间跨省(区)网架结构和西电东送格局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现行网(点)对网输电价格机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未来电价模式应向两部制输电电价体系转变。在分析了容量电费用和电量电费比价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近期和远期输电费用分摊方案,方案中电量电费仍由购电方承担,容量电费由送受电双方共同承担,并在今后逐步扩大容量电费比重以及送电方分摊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