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5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视频小卫星凝视姿态跟踪的仿真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志远  张刘  金光  徐开  陈茂胜 《光学精密工程》2011,19(11):2715-2723
对视频卫星实现对地凝视成像时的数学模型、姿态跟踪控制器设计和全物理仿真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卫星轨道运动与姿态运动相关理论,推导了对地凝视时视频小卫星相对轨道坐标系的期望四元数和期望姿态角速度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基于误差四元数和误差姿态角速度的PD控制器,并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计控制器的稳定性.然后,以在曝...  相似文献   
52.
对测量用热红外系统在3~5μm和8~12μm波段的辐射测温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是在典型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并且以温度范围为270~900 K的目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推导出了红外系统的抗干扰函数DRF,根据DRF曲线可以看出,相同大小的信号干扰对中波红外系统的温度测量精度影响要小一些。然后针对目标的物理特性和实验环境对测温精度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基于理论公式,分析了干扰信号(发射率估计误差、大气透过率、目标反射辐射和光学系统辐射变化)对测温精度的影响。从分析结果看出,在典型的温度范围内,中波红外系统的测温精度比长波红外系统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53.
54.
传统的划线检测法和样板检测法,存在标准不统一、精度损失大等问题,无法满足车钩尺寸检测需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实现车钩铸件实物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转换,通过与车钩标准三维模型拟合对比,达到车钩快速、精确检测要求。该技术实现了车钩检测基准的统一,消除了传统检测方式存在的问题,对提高车钩一致性和互换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红外探测器的漂移特性对测温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黑体标定的目标表面温度测量系统的系统组成及测量原理,利用黑体对红外探测器标定得到表面温度的测量曲线.分析了红外探测器的漂移特性,拟合漂移曲线并对探测器的能量漂移进行补偿.对一个温度可控的面辐射源进行测温实验,比较漂移补偿前后的测温数据,补偿后的测温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6.
超低频动圈换能伺服加速度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圈换能有源伺服式加速度拾振器是利用伺服放大和速度反馈的原理来提高弹簧质量系统的阻尼,它可以实现无源电动式速度摆加速度拾振器无法达到的超大阻尼,从而实现动圈换能的超低频加速度测量。介绍了一种利用此种方法实现的低频下限达到0.01Hz的2005型加速度计。阐述了其原理和标定方法,并介绍了其主要技术性能及试验结果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伺服加速度计在其频带内频率误差小于0.1%,线性度为0.15%。  相似文献   
57.
液体燃料颗粒测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光衍射的夫琅和费基本原理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基于光衍射的颗粒测量理论及尺寸分布的数学表达。使颗粒测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测量结果也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8.
59.
孙志远 《建筑安全》2022,(12):76-81
近距离空间交叉隧道施工带来的安全风险日益突出,依托渝湘高速公路复线水江隧道上跨渝黔高铁徐家堡隧道工程,结合隧道爆破振动与围岩位移实测数据,研究了空间交叉隧道同时施工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调整交叉隧道区域段两个隧道施工组织为五阶段施工方案,可以显著降低同时施工引发的安全风险;调整爆破技术和爆破参数能够减轻爆破振动对交叉隧道围岩岩体及支护结构体系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0.
滨水公共空间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与功能结构,是我国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持续扩张,对滨水公共空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立足于弹性设计相关理念,以长春市博文湖滨水公共空间为例,尝试将弹性设计理念与博文湖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相结合。通过完善生态雨洪管理、发挥生物弹性作用、构建多功能的滨水驳岸弹性空间、增加具有弹性设计的绿色基础设施等措施,旨在提升滨水空间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态修复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